七月的最後一天,正值農(nong) 忙時節,傍晚時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團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羊莊太匆匆吃了幾口飯,就招呼大家夥(huo) 往村委會(hui) 廣場集合,他要向村民們(men) 宣布一件大喜事兒(er) 。
“昨天從(cong) 新聞上看到,《青海省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明天起就正式施行了,大家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秸稈焚燒、農(nong) 膜回收、耕地保護等等問題,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咱們(men) 得趁著條例新鮮出爐,一起好好學習(xi) 學習(xi) !”
一部聽上去如此“高大上”的法規,為(wei) 什麽(me) 會(hui) 讓一個(ge) 村莊如此關(guan) 心?
對於(yu) 這部條例,團結村的村民們(men) 不僅(jin) 不陌生,大家心裏甚至有一種看著自家孩子長大的成就感和親(qin) 切感。
事情要從(cong) 一年多前說起。原來,為(wei) 拓寬立法信息的征集覆蓋麵,貴德縣人大常委會(hui) 於(yu) 2023年在部分鄉(xiang) 鎮、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活動室設立了基層立法信息采集點,團結村就是其中一個(ge) 。
作為(wei) 立法信息采集點的負責人,同時還是省州兩(liang) 級人大代表的羊莊太全程參與(yu) 了《青海省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的立法意見征集。他回憶說:“當時回去讓大家暢所欲言提意見,村民們(men) 感受很深,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這就是一次具體(ti) 可見的、實打實的‘改革’。”
今年三月,事情有了新的進展。在貴德人大基層立法工作微信群裏收到關(guan) 於(yu) 征集《青海省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征求意見稿後,羊莊太馬不停蹄開始向村“兩(liang) 委”班子、生態管護員、老黨(dang) 員等征求二次修改意見。
“加大鼠蟲害、毒害草等生物防疫;完善草原禁牧區、生態修複區農(nong) 牧民的生活保護措施;加大法律法規後期宣傳(chuan) 力度讓知道的人越來越多……”通過連續幾天的走訪座談,羊莊太和村民們(men) 在田間地頭拉家常,了解他們(men) 最真實的想法後,在履職手冊(ce) 上密密麻麻記錄下了群眾(zhong) 的呼聲。他要把這些意見建議原汁原味反饋到立法意見征集會(hui) 上,他知道,這些沾著“泥土味”的建議,將搭乘著基層立法點這個(ge) “直通車”走進省城的機關(guan) ,甚至是國家立法機關(guan) 。
如今,這部“久經考驗”的條例順利出台,羊莊太除了高興(xing) ,還有更深的感觸:“坐在家門口就能參與(yu) 甚至商議國家大事,民聲、民意真正轉化成了法言法語。這就是正兒(er) 八經的‘人民當家作主’啊!這樣的改革創新我們(men) 舉(ju) 雙手讚成!”
團結村的故事,是全省基層立法聯係點建設中的小小縮影。在許許多多小小的“聯係點”上,一個(ge) 個(ge) 充滿民聲、民意的建議和想法接連變成了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以改革實效有序拓寬基層和公眾(zhong) 參與(yu) 地方立法的渠道、是立法機關(guan) 最重要的事:早在2015年8月,《青海省人大常委會(hui) 基層立法聯係點工作暫行規定》的出台,對立法聯係點的設立、職責及支持保障等作出規範。曆經七年時間檢驗,2022年,省人大常委會(hui) 對該規定作了修訂,內(nei) 容上進一步明確基層立法聯係點的工作職責,豐(feng) 富參與(yu) 立法的形式和意見征集的方法,規範各級人大及相關(guan) 部門在立法和法治建設中的作用,拓展基層立法聯係點不斷創新發展的途徑……最終以常委會(hui) 改革事項的名義(yi) ,修訂完善後報省委改革辦專(zhuan) 題會(hui) 議通過。直到2023年再次修訂後,重點增補經費保障相關(guan) 內(nei) 容,“聯係點”工作在不斷探索中穩步前進。
“為(wei) 了讓基層聲音傳(chuan) 到立法機關(guan) 的‘血脈’更暢通,我們(men) 將基層立法聯係點作為(wei)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載體(ti) 。”省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調整、補充省級基層立法聯係點總數至34個(ge) ,全省各級人大共設立113個(ge) ,格爾木市人大常委會(hui) 作為(wei) 全省首個(ge) “國字號”基層立法聯係點,充分發揮其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優(you) 勢,讓老百姓感受到了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
首個(ge) “國字號”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故事。格爾木市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主任辛向東(dong) 總是忘不了三年前那件事:2021年3月,辛向東(dong) 帶隊赴唐古拉山鎮多爾瑪村調研時發現,受風俗習(xi) 慣等因素影響,當地有早婚的習(xi) 俗,部分牧民群眾(zhong) 存在結婚後無法領取結婚證、孩子出生無法辦理戶口的現象,婚姻得不到法律保護的情況時有發生……
辛向東(dong) 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深入牧民群眾(zhong) 家中了解情況並征求意見,將少數民族早婚現象以基層立法聯係點收集信息的方式,上報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hui) 辦公室,建議根據民族習(xi) 俗,作出變通規定,確保少數民族的權利,維護平等、團結、和睦的婚姻家庭關(guan) 係。
“出乎我的意料,這件事很快就落了地!”辛向東(dong) 說。2022年2月24日,海西州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通過相關(guan) 規定,具有海西州戶籍的少數民族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yu) 20周歲,女不得早於(yu) 18周歲。並於(yu) 2022年7月27日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批準實施。
“變通的條款更符合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實際。”辛向東(dong) 告訴記者,也正是因為(wei) 這件事在群眾(zhong) 中傳(chuan) 開了之後,基層立法聯係點在群眾(zhong) 心裏成了“咱可以自己說了算”的地方。
有了飽含群眾(zhong) 心聲的建議,一項項法律法規也就接上了“地氣兒(er) ”。群眾(zhong) 看到法律法規中有了自己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問題,參與(yu) 討論的積極性自然越來越高,一個(ge) 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就這樣產(chan) 生了。
為(wei) 什麽(me) 說“立法”是和人民群眾(zhong) 息息相關(guan) 的?這是因為(wei) “法”有頂層設計、高大上的“大事件”,也有關(guan) 乎老百姓“吃穿住行”的“小事情”。隨著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號角響起,全省各級立法機關(guan) 以更加深邃的思想引領改革、以更加開闊的視野謀劃改革、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推進改革,以改革創新“小切口”推動工作“大變化”,不斷豐(feng) 富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青海故事”。
貴德縣人大常委會(hui) 辦公室負責信息記錄和簡報整理的秘書(shu) 雷歡,有一個(ge) 專(zhuan) 用的小本子,封麵一頁工整地寫(xie) 著“全過程人民民主”一行字。正是在整理和記錄材料的過程中,她見證了許許多多發生在基層的民主故事:“最基層的群眾(zhong) 也有渠道實現對國家法律法規提想法、提意見,每個(ge) 人都能有‘當家作主’的真實感受,這正是我所理解的‘人民民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