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盤旋在囊謙夢網的上空,穿行在古老的白紮鹽場。江源玉樹·秘境囊謙,美得不想回家。”中國文旅達人“楓子-大叔”在微博發文。
圖為(wei) 中外文旅達人在瀾滄江上遊的河穀中拍照打卡。馬銘言 攝
發源於(yu) 青藏高原的瀾滄江-湄公河,蜿蜒4880千米,流域麵積79.5萬(wan) 平方公裏,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地緣相近、人文相親(qin) 。
8月18日,“同飲一江水 光影耀瀾湄”2024瀾湄國際影像周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啟動,瀾湄六國外交官、主流媒體(ti) 嘉賓、青年學生、歌手以及中外攝影師、文旅達人開啟溯源之旅。
其間,文旅達人走進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囊謙縣,拍攝蜿蜒曲折的江水及岸畔的高原峽穀;記錄山路旁的高聳崖壁、遼闊草原;在沿途“邂逅”野生動物,了解當地人與(yu) 大自然相互守望的樸素傳(chuan) 統。
圖為(wei) 文旅達人在高原河穀之上拍照。馬銘言 攝
“2024瀾湄國際影像周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多元文化交流的光芒。”中國知名文旅達人“丁丁旅行”說。
“影像,是時光的記錄者。在2024瀾湄國際影像周期間,江源地區匯聚來自瀾湄流域各國的目光。”“丁丁旅行”告訴記者,“站在影像的橋梁上,溯瀾湄之源,每一張照片、每一段影片都承載著瀾湄六國民眾(zhong) 對這條‘友誼之河’深深的熱愛與(yu) 敬意。”
不論在啟動儀(yi) 式、帳篷茶敘、Z世代對話、星空音樂(le) 會(hui) 及考察采風等過程,或是茶餘(yu) 飯後、行走途中,受邀嘉賓相互分享名片、添加好友,分享彼此的故事、見聞與(yu) 收獲,以影像為(wei) “橋”,不斷擴大“朋友圈”。
在中國社交平台擁有超1000萬(wan) 粉絲(si) 的文旅達人“旅遊約嗎”於(yu) 21日來到囊謙縣毛莊鄉(xiang) 的嘎丁寺,該寺所在地由瀾滄江上遊的孜曲河環繞成一個(ge) 馬蹄形,高空俯瞰瀾滄江乾坤灣蔚為(wei) 壯觀。“旅遊約嗎”說:“孜曲河的水很清澈,加上寺廟與(yu) 奇山,便成了我們(men) 拍照打卡的不錯選擇。”
家住嘎丁寺旁的仁青才仁熱情地與(yu) 文旅達人打招呼,他介紹,江源生態好與(yu) 當地民眾(zhong) 的生態工作不可分,他說:“每個(ge) 月,當地會(hui) 組織50餘(yu) 人次進行巡河工作,包括垃圾清理和生態管護。”
在囊謙縣娘拉鄉(xiang) 的藏式古堡內(nei) ,旅遊達人們(men) 走進擁有百餘(yu) 年曆史的藏族人家,與(yu) 女主人一起體(ti) 驗生火、熬煮奶茶。
圖為(wei) 文旅達人在藏式古堡內(nei) 拍照。馬銘言 攝
此外,在囊謙縣吉尼賽鄉(xiang) (意為(wei) 吉曲河兩(liang) 岸),嘉賓探訪了達那寺。該寺距離縣城139公裏,海拔約5500米,寺內(nei) 文物頗多,尤以格薩爾三十大將的靈塔等被人熟知。“達那”藏語意為(wei) “馬耳朵”,由於(yu) 寺院後山的岩石山峰形似馬耳朵,因此得名。
“時隔六年,我再次踏上玉樹的旅程。”文旅達人“喬(qiao) 幫主 Michelle”發文稱,“廣袤的草原依舊散發著魅力,路過的每一座山峰都令人不由得發出讚美的驚歎,而在藍天碧水之間,又可讓人靜享安靜的瞬間。”
此外,青藏高原上濃鬱的人文氣息和淳樸的民眾(zhong) 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喬(qiao) 幫主 Michelle”說:“每到一站,都有隆重的鍋莊舞和潔白的哈達迎接我們(men) 。沿途走,我們(men) 還可以看見古樸的藏式建築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旁的山坡上。”
在瀾滄江源,水隨山勢起伏順流而下,文旅達人“兩(liang) 兩(liang) ”中的出鏡者Ira nova不由感歎:“不僅(jin) 我喜歡這裏,連我的粉絲(si) 們(men) 都為(wei) 視頻和圖片中湛藍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感興(xing) 趣。”
帶著不舍,“丁丁旅行”在微博中發文:2024瀾湄國際影像周,不僅(jin) 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對話。願瀾湄之光,透過影像的窗口,照亮瀾湄六國合作的道路。希望以影像之約為(wei) 紐帶,將六國民眾(zhong) 緊緊相連,共同譜寫(xie) 瀾湄流域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如雲(yun) 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老撾研究所所長趙姝嵐此前所說:“瀾湄國際影像周聚焦瀾湄流域的影像,通過影像交流,瀾湄國家間將進行跨越語言的交流與(yu) 互動,促進不同文明和文化理解與(yu) 對話,綜合展現瀾滄江—湄公河的自然生態、人文風貌、民俗風情。”
據悉,2024瀾湄國際影像周由青海省外事辦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共玉樹州委、玉樹州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青海分社主辦,中共玉樹州委宣傳(chuan) 部、中共雜多縣委、中共囊謙縣委及雜多縣人民政府、囊謙縣人民政府承辦,中新社國際傳(chuan) 播集團青海分公司執行。
同時,2024瀾湄國際影像周獲得複旦大學、河海大學、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hui) 的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