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位於(yu) 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
“拉索”占地麵積約1.36平方公裏,由地麵簇射粒子探測器陣列(包含5216個(ge) 電磁粒子探測器和1188個(ge) 繆子探測器)、水切倫(lun) 科夫探測器陣列(麵積約78000平方米)和廣角切倫(lun) 科夫望遠鏡陣列(18台)組成,采用四種探測技術,可全方位、多變量測量來自高能天體(ti) 的伽馬射線和宇宙線。
從(cong) 衛星影像示意圖上可以看到,“拉索”毗鄰國道,地勢整體(ti) 平坦,優(you) 質水源豐(feng) 富。得益於(yu) 世界屋脊的高海拔優(you) 勢和多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拉索”集合了三項“世界之最”:最靈敏的超高能伽馬射線探測裝置,最靈敏的甚高能伽馬射線源巡天普查望遠鏡,能量覆蓋範圍最寬的超高能宇宙線複合式立體(ti) 測量係統。自2021年“拉索”完成建設投入使用以來,成績斐然。
“拉索”科研成果記錄圖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供圖
“拉索”探測伽馬射線暴(GRB 221009A)藝術圖。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供圖
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堅守和付出。在這塊寒冷、缺氧的高原上,科研工作者將科學夢想變成了的現實。今天,讓我們(men) 跟隨衛星視角和記者的鏡頭走近“拉索”。
①水切倫(lun) 科夫探測器陣列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水切倫(lun) 科夫探測器陣列。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2023年4月21日,工作人員在水切倫(lun) 科夫探測器陣列三號水池裏更換實驗設備。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9月20日,工作人員在水切倫(lun) 科夫探測器陣列內(nei) 處理實驗數據。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②廣角切倫(lun) 科夫望遠鏡陣列
9月20日,“拉索”工作人員在一台廣角切倫(lun) 科夫望遠鏡上檢查成像部件。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藍色箱體(ti) 為(wei) 主體(ti) 的廣角切倫(lun) 科夫望遠鏡陣列。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2023年4月22日,廣角切倫(lun) 科夫望遠鏡上空出現日暈。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③地麵簇射粒子探測器陣列(局部)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繆子探測器陣列和電磁粒子探測器陣列。新華社記者 高巍 攝
這是9月20日在“拉索”觀測站拍攝的電磁粒子探測器。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這是9月20日在“拉索”觀測站拍攝的蓄水池邊和繆子探測器。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這是9月20日在“拉索”觀測站拍攝的繆子探測器。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拉索”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曹臻院士表示,‘拉索’是世界上重要的粒子天體(ti) 物理支柱性實驗設施之一,將助力我國在高能伽馬射線天文領域的研究邁向國際領先水平。”
2023年4月21日晚拍攝的星空下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合成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晨曦中的“拉索”觀測站。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記者:金立旺 江宏景 高巍
編輯:高巍 金立旺
遙感數據與(yu) 技術支持:孟含琪 許暢
新華社攝影部 四川分社 吉林分社 聯合製作
鳴謝:甘孜州稻城高海拔天文科學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