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外出務工人員回訪製度》,10月11日上午,李立春在維西縣人力資源市場“就業(ye) 服務”微信群裏發了這樣一條信息:“我家住維西縣攀天閣鄉(xiang) 皆菊村,2020年,政府為(wei) 我們(men) 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了從(cong) 家門口到廠門口的‘一站式’服務。我現在每個(ge) 月能掙五千五到六千多元。五年來,除了寄給家裏的錢,我還攢下了十幾萬(wan) 元。我想趁著年輕再多奮鬥幾年,等學會(hui) 了本領再回家鄉(xiang) 發展。”
維西縣人力資源市場經理李強給李立春及外出務工的青壯年朋友集體(ti) 回了一條微信:“從(cong) 微信群裏我們(men) 了解到了你們(men) 的所思所盼,你們(men) 的願望就是我們(men) 努力的方向。我們(men) 將一如既往踐行‘一線工作法’,為(wei) 更多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搭建平台,提供優(you) 質服務……”
落實《外出務工人員回訪製度》是維西縣做強“加油站”、擴容“蓄水池”,推動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的舉(ju) 措之一。
近年來,維西縣通過打造素質提升“加油站”,擴容轉移就業(ye) “蓄水池”,保就業(ye) 促增收。共開通勞務輸出“直通車”19輛,有組織轉移輸出農(nong) 村勞動力1820人。審核發放轉移就業(ye) 一次性交通補貼1026人102.6萬(wan) 元。
打造素質提升“加油站”促就業(ye) 。今年以來,維西縣緊緊圍繞群眾(zhong) 所需,精準製定“素質提升工程清單”,充分整合勞動力培訓資源,搞好“大合唱”,解決(jue) 好把就業(ye) 信息、就業(ye) 崗位、就業(ye) 培訓“金鑰匙”送給誰的問題,切實幫助勞動者提高技能水平和就業(ye) 能力。今年1月至9月底,維西縣舉(ju) 辦護林員、家政服務員、電工、砌築工等34個(ge) 工種培訓214期,共培訓農(nong) 村勞動力9456人次,培訓合格8986人。
擴容轉移就業(ye) “蓄水池”促就業(ye) 。維西縣依托“四級聯動”勞務輸出機製,推行“五長製”服務管理模式,采取縣級指導、鄉(xiang) (鎮)實施、企業(ye) 融入的工作方式強力推動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擴容外出務工就業(ye) “蓄水池”。今年以來,維西縣組織召開招聘會(hui) 29場次,發放宣傳(chuan) 冊(ce) 7400冊(ce) ,223家用工單位提供19984個(ge) 就業(ye) 崗位,簽訂意向協議4150人,3999人實現就業(ye) 。依托扶貧車間促就業(ye) ,認真落實就業(ye) 幫扶車間就業(ye) 獎補政策,充分挖掘就業(ye) 崗位擴大就業(ye) 容量,共吸納1012人就業(ye) 。開發鄉(xiang) 村公益性崗位促就業(ye) 1983人,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促就業(ye) 238人。此外,通過建立人才庫,精準為(wei) 農(nong) 民工、高校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等重點群體(ti) 返鄉(xiang) 創業(ye) 提供貸款支持、創業(ye) 扶持、資金補助、創業(ye) 培訓等政策扶持,今年以來,組織開展創業(ye) 培訓(網絡創業(ye) )146人,扶持160戶創業(ye) 者,共發放3034.8萬(wan) 元創業(ye) 貸款,帶動就業(ye) 258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