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錢塘區、理塘縣兩中學 千裏之外同上一堂思政課

發布時間: 2024-10-18 16:41:00 來源: 甘孜日報

  跨越山海青年情深、優(you) 質教育攜手前行。近日,勇立潮頭話圍墾,彩虹之鄉(xiang) 憶紅軍(jun) ——錢塘區、理塘縣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在錢塘區新灣中學、濯桑片區寄宿製完全中學兩(liang) 地同步順利進行。

  在這堂以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和沙地圍墾精神教育為(wei) 主題的“開學第一課”中,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新灣中學和理塘縣濯桑片區寄宿製完全中學的師生代表通過線上連線、線下互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xi) 方式,深入了解兩(liang) 地的曆史過往和特色文化,2000公裏的山海之間,廣大師生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和沙地篳路藍縷、艱苦創業(ye) 的磅礴偉(wei) 力。

  錢塘教育理塘對口支援工作組教師、錢塘區新灣中學曆史學科教師呂濤宇在理塘分會(hui) 場為(wei) 兩(liang) 地師生帶來《長征烙印植根藏鄉(xiang) ——我們(men) 身邊的紅色力量》的專(zhuan) 題思政課程。他從(cong) 長征的曆史背景講起,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紅三十二軍(jun) 進駐甲窪鎮,在此籌糧修整,召開中共西康南路工作會(hui) 議,成立甲窪博巴紅色政府的相關(guan) 曆史。呂濤宇老師通過詳實的史料和精細的地圖使廣大聽眾(zhong) 認識到理塘縣是一片浸潤著光榮革命傳(chuan) 統的紅色土地,紅軍(jun) 長征為(wei) “天空之城”播下了“紅色的種子”。使聽眾(zhong) 深刻認識到:“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

  杭州市錢塘區新灣中學曆史教師葉詩婷老師在錢塘分會(hui) 場為(wei) 師生奉上《憶圍墾曆史、悟圍墾精神》的地方文化課程。她將扁擔、背簍等曆史文物帶到課堂,帶領學生體(ti) 驗沙地前輩圍墾灘塗的奮鬥曆史。學生們(men) 通過親(qin) 身體(ti) 驗,深刻認識到了先輩創業(ye) 的不易與(yu) 艱辛。隨後,她通過圖片,音像資料,采取口述史的方法,引導將參與(yu) 過圍墾的老一輩錄音、談話整理成文字,體(ti) 會(hui) 前人“向洪潮要土地、向滄海要桑田”的氣概與(yu) 情懷。

  “塘塘合作的新希望在青少年,兩(liang) 地民心相通的新未來在青少年。”理塘縣委常委、副縣長傅立春以《最憶是杭州——杭州文化尋跡》展開講座,為(wei) 兩(liang) 地三百餘(yu) 名師生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他希望兩(liang) 地青少年加強交流、交往、交融。深入了解國情社情區情,了解兩(liang) 地在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智力支援、民生改善等方麵的工作,不斷擦亮“塘塘合作”金名片,持續畫好“共同發展”的最大同心圓,讓一個(ge) 個(ge) 夢想在雪域高原實現。

  錢塘區新灣中學學生代表羅鈺淋、理塘縣濯桑片區寄宿製完全中學學生代表白瑪卓瑪先後代表兩(liang) 校學生發言。兩(liang) 位傑出學子共同表示,通過學習(xi) 本次思政課,感到收獲頗豐(feng) 。講者講得精彩,聽眾(zhong) 聽得認真。她們(men) 紛紛表示,要通過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最後,雙方相互發出了屬於(yu) 青春的互訪邀請,希望理塘錢塘學子多走動、多往來、多交流、多聯絡、在新一代心中種下塘塘合作、共同奮進的種子。活動中,錢塘區新灣中學的學子為(wei) 兩(liang) 地師生奉獻了一曲《夢想天堂》。

  下一步,錢塘、理塘的青年學子和師生同仁們(men) 將繼續依托“塘塘合作”平台,以優(you) 質教育、共同發展為(wei) 目標,麵向未來,繼續開展更多有益、有趣、有收獲的聯動活動。共築同心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