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成為(wei) 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選擇;40載櫛風沐雨,西藏拉薩與(yu) 全國一道,勇於(yu) 創新、勤於(yu) 改革,創造了世人矚目的人間奇跡。40年來,伴隨著全市社會(hui) 經濟各項事業(ye) 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生活習(xi) 慣也在悄然發生著巨大變化。
家住城關(guan) 區八廓街道繞賽社區的紮西頓珠老人,現已退休在家,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年輕時,紮西頓珠老人忙於(yu) 工作,沒時間鍛煉,退休後他把鍛煉身體(ti) 作為(wei) 每天必做的“功課”。他告訴記者:“改革開放40年,家庭生活變好了,生活習(xi) 慣也變了。”
紮西頓珠老人口中的生活習(xi) 慣“變了”指的是他最近下載的一款手機計步器軟件,他也加入了在手機微信朋友圈“曬成果”的行列中:“現在很流行,大家每天都在曬自己的運動成果。它促使我多走路,改變了原來懶惰不運動的壞習(xi) 慣。”
紮西頓珠老人精神矍鑠,很是健談。年輕時,老人不重視運動,現在退休了,買(mai) 了一部智能手機,下載了計步軟件,開始走路。每天把起床鬧鍾定在早晨七點半,再設定好手機悅動圈後,他便下樓走路,一直堅持下來,雷打不動,每天必須保證萬(wan) 步左右,同時設了走步排行榜,接受家人和朋友的監督。“有批評我走得少的;也有為(wei) 我點讚的。結果每天走路,血壓穩定了,身體(ti) 健康了。”紮西頓珠老人笑著如是說。
在當雄縣當曲卡鎮,60歲的牧民平措多吉與(yu) 老伴經常要做的事就是與(yu) 在拉薩上幼兒(er) 園的孫子視頻聊天,每當聽到孫子叫他們(men) 爺爺奶奶時,平措多吉老兩(liang) 口心裏就樂(le) 開了花。平措多吉感慨地說:“微信視頻改變了我和老伴每月都要去拉薩看孫兒(er) 的習(xi) 慣。有了微信視頻,不用兩(liang) 頭跑,也能見到可愛的孫子。”
平措多吉的兒(er) 子兒(er) 媳在拉薩上班,孫子也在拉薩上學。時間一長,平措多吉老兩(liang) 口看不見孫子就非常想念。兒(er) 子兒(er) 媳曾多次勸他們(men) 賣掉家裏的牲畜,到拉薩享福,平措多吉就是舍不得。所以,每個(ge) 月他們(men) 老兩(liang) 口去拉薩看兒(er) 孫早已形成習(xi) 慣,既費時間又費錢。
“自從(cong) 有了智能手機,開通了微信,就可以視頻了。”平措多吉與(yu) 兒(er) 子約好,每天晚上他先給兒(er) 子打電話,然後再與(yu) 孫子視頻。這樣不僅(jin) 省時省力,而且互相見麵,對話交流,再也不用他和老伴來回奔波了。
現如今,平措多吉還有一大愛好就是曬朋友圈——放牧沿途發現的風景、孫子的優(you) 秀表現、自家肥壯的犛牛都成了他“曬”的內(nei) 容。
平措多吉說,改革開放以來,通信技術迅猛發展,從(cong) 固定電話到移動手機,從(cong) 語音通話到視頻聊天,人們(men) 相互間的聯係真正告別了“家書(shu) 抵萬(wan) 金”的時代。
在柳梧新區拉薩火車站附近,來自曲水縣的德吉與(yu) 丈夫普次很是看好該區域的發展前景。今年8月,他們(men) 拿出全部積蓄,購置了一套120平米的新房。目前,房屋內(nei) 牆粉白、貼瓷磚、水電等硬裝工序都已接近尾聲。德吉這幾天隻要一有空就打開手機,關(guan) 注著網上家用電器的打折情況。她準備網購新家的所有家電。
德吉是網購大軍(jun) 中“專(zhuan) 家”,對於(yu) 網購,她得出了自己的網購攻略——每次在網頁上瀏覽需要的商品時,她必不可少的一個(ge) 工序是專(zhuan) 門查看該商品的差評記錄情況。“通過其他消費者的差評內(nei) 容,能準確甄別出該商品的質量好壞。”德吉說,她還準備在網上訂購一套自己喜歡的沙發,這套沙發的貴妃椅能根據客廳布局,可隨意擺放。“價(jia) 格比實體(ti) 店便宜得多,而且沙發是根據客廳大小訂製的,空間利用更為(wei) 合理。”
對於(yu) 德吉在網上選購家用電器,丈夫普次倒不意外,當他得知德吉將在網上購買(mai) 沙發後,普次倒有些不可思議:“沙發太占空間,沒想到還能在網上訂購。”
對於(yu) 如今走上鄉(xiang) 村旅遊致富路的柳梧新區柳梧鄉(xiang) 達東(dong) 村村民來說,現在的生活比蜜甜,以前的日子真不堪回首。
達東(dong) 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多吉告訴記者,要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生活的變化,確實有說不完的話題,尤其是衣食住行,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一個(ge) 達東(dong) 村的通電曆史故事,真切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幸福生活的強烈期盼——2000年,達東(dong) 村在村後的山坳裏修了一座蓄水池,安裝了一台小型水力發電機,隻能在傍晚8點至晚上12點期間供電。當時隻有村委會(hui) 裏有一台電視機,電視信號全靠村裏安裝的一個(ge) “衛星鍋”。每到傍晚時分,村民黑壓壓一片都聚集在村委會(hui) 裏看電視。屋子裏擠得滿滿當當,容不下更多的人,後來隻能將電視機搬到院子裏,村民搬來一塊塊石頭,坐在上麵,露天看電視。多吉感觸地告訴記者,達東(dong) 村共有8個(ge) 村民小組,第7組是純牧業(ye) 小組,離村委會(hui) 有5公裏左右,雖然路途較遠,也未能阻擋他們(men) 與(yu) 其他組群眾(zhong) 一樣來看電視的熱情。
2005年,村裏通電問題終於(yu) 得到了解決(jue) 。多吉說,過去家家戶戶沒有一件電器,如今太陽能路燈在村裏徹夜通明,液晶電視的屏幕越來越大,不出家門就能知曉天下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