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各族群眾新春佳節念黨恩感黨恩

發布時間: 2019-02-06 11:48:00 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2月5日,入住新居的丁青縣尺牘鎮烏(wu) 巴村搬遷群眾(zhong) 歡度佳節。 旦增 攝

  今天(2月5日)是春節正月初一,也是藏曆土豬新年初一。雙節合一,讓西藏各地的年味更濃了,祥和歡樂(le) 的氣氛彌漫在高原。

  在西藏山南隆子縣日當鎮,身著傳(chuan) 統民族服裝的群眾(zhong) ,敬“切瑪”、跳鍋莊開啟了新年拜年活動。1960年入黨(dang) 的老黨(dang) 員羅培已85歲高齡,看著大家喜慶的樣子,他也露出了微笑。他告訴記者:“現在,大家不愁吃、不愁穿,都想著法增收致富。現在日子好,大家都感念黨(dang) 的恩情,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江孜縣幫玉堂易地搬遷村全村530餘(yu) 名群眾(zhong) 在自己的新房裏,迎來了搬遷後的第一個(ge) 藏曆新年。今年54歲的曲塔,原是江孜縣納如鄉(xiang) 恰巴村的貧困戶,2018年,他享受國家精準脫貧的好政策,易地搬遷來到了幫玉堂村,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初一一大早,曲塔一家人穿上節日的盛裝,互道“羅薩紮西德勒”,曲塔的妻子細心地擦拭著領袖像並獻上了一條嶄新的哈達,表達他們(men) 一家人對黨(dang) 中央的感激、感恩之情。

  住新家,過新年。這一年對於(yu) 像曲塔一樣的幫玉堂易地搬遷的118戶群眾(zhong) 來說,注定是一個(ge) 不一樣的新年。從(cong) 山高坡陡、飲水困難、房屋破舊、條件極差的舊居,到基礎設施便利、配套設施完善的縣城附近新安置區,搬遷群眾(zhong) 感受到了黨(dang) 的溫暖。

  曲塔說:“依靠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men) 搬遷到幫玉堂村,現在住著兩(liang) 層藏家小院,寬敞又明亮,所有的家人和親(qin) 戚們(men) 都過上了歡樂(le) 祥和的新年,對盡快脫貧摘帽、致富奔小康,我很有信心。”

  又到一年新春佳節,隆子縣興(xing) 隆扶貧運輸公司和宗那建築公司負責人加央曲紮,再次開展每逢節日的“例行傳(chuan) 統”,為(wei) 日當鎮12個(ge) 行鎮村、500戶、共1645人進行了新年送溫暖活動。

  當天,加央曲紮帶來大米、清油、磚茶、棉被等生活用品和慰問資金102萬(wan) 元,切實幫助困難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困難,讓他們(men) 過上一個(ge) 祥和愉快、喜慶溫馨的新春佳節。

  在集中慰問活動上,現場的500戶貧困家庭群眾(zhong) 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下,我們(men) 家去年實現了脫貧。現在結對幫扶人依然關(guan) 心我們(men) 的生活,為(wei) 我們(men) 送來了節日的問候。感謝加央曲紮大哥的長期關(guan) 心和幫助,新的一年我們(men) 也一定要繼續努力,像加央曲紮大哥一樣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日當鎮卡當村達瓦卓瑪如是說。

  勤勞致富不忘鄉(xiang) 鄰,攜手並進共奔小康。作為(wei) 當地土生土長的農(nong) 民後代,加央曲紮長期堅持幫扶困難群眾(zhong) 。自創業(ye) 以來,加央曲紮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工作,專(zhuan) 門製定幫扶計劃,根據當地貧困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實際,缺糧食的發糧食、沒有家具的發家具、缺資金的發放現金,共計投入資金1600餘(yu) 萬(wan) 元,助力了當地精準扶貧工作不斷推進。

  日前,昌都軍(jun) 分區官兵走進昌都市第二福利院,為(wei) 福利院的孩子們(men) 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節日禮物。昌都市第二福利院共有100多名兒(er) 童,全部都是孤兒(er) 。當官兵們(men) 走進操場時,孩子們(men) 揮著小手爭(zheng) 相與(yu) 他們(men) 打招呼。

  “好看的文具盒、喜歡的籃球、夢寐以求的書(shu) 包……”活動現場,官兵們(men) 將孩子們(men) 的“新春願望”一一送到他們(men) 手中。“小朋友,這是你想要的一套百科全書(shu) ,拿好哦,以後可要好好學習(xi) 。”抱著自己的禮物,小卓嘎的臉上充滿了喜悅,小嘴輕輕地親(qin) 在下士王菊先的臉上:“謝謝姐姐,長大後我也要當兵,成為(wei) 和你一樣的人。”“圓夢”環節結束後,官兵和孩子們(men) 一起遊戲娛樂(le) ,聊學習(xi) 、談興(xing) 趣,官兵與(yu) 小朋友玩在一起、笑在一起,成為(wei) 了溫暖和諧的一家人。院長桑珍表示,感謝部隊一直以來對福利院的幫助和支持,祝全體(ti) 官兵新春快樂(le) 。

  長期以來,該軍(jun) 分區官兵在執勤備戰的同時,充分發揚扶危濟困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積極開展慰問活動,不斷密切群眾(zhong) 關(guan) 係,受到了廣大群眾(zhong) 的高度讚揚。

  林芝市察隅縣京都村是一處僜人聚居的村落。身著傳(chuan) 統民族服裝的群眾(zhong) ,開啟了新年拜年活動,慶祝增收致富新生活。

  京都村有27戶、11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8戶、87人,占村民總數的76%,屬於(yu) 深度貧困村。如何讓村民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的日子?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得知京都村村民有養(yang) 豬的習(xi) 慣後,察隅縣委、縣政府邀請專(zhuan) 業(ye) 畜牧專(zhuan) 家把本地豬和野豬進行雜交配種,形成了品質特別良好的僜香豬品種。

  解決(jue) 了豬苗問題後,在駐村工作隊和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京都村內(nei) 6戶村民合作成立了養(yang) 豬合作社,其中有4戶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發展,合作社現擁有磚混結構的豬圈14間,生豬250餘(yu) 頭,生產(chan) 生活專(zhuan) 用木板房屋4間,共計占地400多平米,目前獲得政府扶貧項目資金正在擴建當中。

  “合作社采取的是分紅與(yu) 幫扶模式,就是每年盈利之後,不隻是向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分紅,也會(hui) 重點幫扶村內(nei) 的貧困戶。”養(yang) 豬合作社主要管理人員阿胖對記者介紹道。

  根據目前的分紅模式,合作社每年向村內(nei) 貧困戶分紅2.5萬(wan) 元,可使村內(nei) 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每年增收2000餘(yu) 元。阿胖作為(wei) 村內(nei) 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還鼓勵村內(nei) 勞力到合作社務工,提供高於(yu) 市場價(jia) 格的勞務費用。逢年過節,阿胖還無償(chang) 為(wei) 村內(nei) 貧困戶提供豬肉。

  合作社采取的山林放養(yang) 與(yu) 玉米喂養(yang) 相結合的特色放養(yang) 模式,保障了僜香豬綠色食品的品質和口感。近幾年,僜香豬逐漸在當地打出了品牌和知名度,村民的養(yang) 殖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實現了產(chan) 業(ye) 扶持與(yu) 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雙提升。

  同時,日喀則市、林芝市加強節日期間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開展了節日市場監管執法等措施,保障節日市場繁榮穩定。截至目前,日喀則市共檢查用人單位604家,督促147家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3140份,發現欠薪案件31起,為(wei) 1740名農(nong) 民工追回工資4665萬(wan) 元。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