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紮西委員隨身的手提包裏,總帶著一本書(shu) ——漢藏雙語的《名人名言》。這次來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hui) 議,他仍把這本書(shu) 帶在身邊。
紮西是西藏昌都市第一小學的高級教師,主教科目是藏語文。在授課教學的同時,他一直致力於(yu) 為(wei) 學生提供藏文課外讀物,利用3至4年的課餘(yu) 時間收集素材、編輯、寫(xie) 作、校對,這本漢藏雙語的《名人名言》在2013年問世了,很受學生歡迎。
過去一年來,“我認真學習(xi) 了中央和自治區關(guan) 於(yu) 教育方麵的文件精神,同時認真調查研究,為(wei) 寫(xie) 好自己要提交的提案做準備。”在這一年中,紮西數次下鄉(xiang) 調研,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教育工作外,還針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狀況、高原生態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情況,聆聽、收集、記錄群眾(zhong) 的意見和建議,作為(wei) 自己履職提案的重要參考。
今年紮西還走上了“委員通道”。“當時問我:西藏孩子們(men) 上學條件如何?學校條件這些年來有哪些變化?這讓我陷入深深的回憶,因為(wei) 這些年西藏教育事業(ye)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既是親(qin) 曆者,也是見證者。”
“我任教的昌都市第一小學建於(yu) 1990年,當時隻有8名教師,108名學生,1棟教學樓,條件十分艱苦,課堂用的桌椅都沒法湊齊,隻能去各家各戶借。”紮西無比感慨地說,“如今,學校已經有教師155名、學生2112名,大型教學樓3棟,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一應俱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很多與(yu) 教育相關(guan) 的內(nei) 容。作為(wei) 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進一步領會(hui) 新時代教育工作的要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為(wei) 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紮西鄭重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