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代表團有這樣一個(ge) 嬌小的身影,她身著傳(chuan) 統藏裝,靦腆害羞,不善言辭,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就是這樣一位看似柔弱的女代表,肩負的卻是家國責任。
大家可能已經猜到,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時代楷模卓嘎。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期間,卓嘎又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受到了全國婦聯的表彰。
“這些榮譽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我們(men) 隻有更加用心地守護好祖國的一草一木,才能報答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恩情。”卓嘎說,這不僅(jin) 僅(jin) 是榮譽,更是一種激勵和責任。
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是全國人口最少的鄉(xiang) 之一。30多年來,卓嘎和父親(qin) 桑傑曲巴、妹妹央宗一家兩(liang) 代人在玉麥放牧守邊,默默守護祖國邊境,沿著阿爸的足跡,走到哪裏,姐妹倆(lia) 就將國旗插在哪裏。漫長的歲月在他們(men) 的心裏烙下“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心靈坐標。
“去年我坐了很多趟飛機,來了三次北京,還去了新疆、青島、上海、湖北等很多地方。我把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玉麥,玉麥群眾(zhong) 心向黨(dang) 、心向祖國的故事講給了很多人聽。”卓嘎說,“現在我最寶貝的東(dong) 西就是總書(shu) 記給我們(men) 姐妹倆(lia) 的回信和這幅‘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卷軸。”
卓嘎說,去年我們(men) 鄉(xiang) 農(nong) 牧民人均收入達到61452元、增長了11.1%,比全區平均水平高出2.7萬(wan) 元,鄉(xiang) 裏還搬來了新鄰居,從(cong) 鄰鄉(xiang) 搬來了49戶、159人,今年年底,還將搬來17戶64名群眾(zhong) ,我們(men) 守邊護邊的隊伍越來越大了。
現在,玉麥鄉(xiang) 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鄉(xiang)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按政策享受新型農(nong) 村養(yang) 老保險,享受邊民補貼、生態補償(chang) 和草場補助等政策,建起了56棟居民住房,還有衛生所、小學、幼兒(er) 園等配套設施。政府還建設了天然飲用水廠,實施犛牛短期育肥、大棚蔬菜、茶葉種植等產(chan) 業(ye) 項目,幫助我們(men) 拓寬增收門路。
卓嘎說:“這一切的變化要感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感謝黨(dang) 中央。總書(shu) 記這麽(me) 關(guan) 心我們(men) ,黨(dang) 的政策這麽(me) 好,玉麥一定能早日建成幸福、美麗(li) 的小康鄉(xiang) 。我一心想著要把玉麥和邊境群眾(zhong) 的新變化和心聲帶給總書(shu) 記,帶給黨(dang) 中央。”
“祖國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我們(men) 都要看好、守好。”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卓嘎說,我們(men) 將繼續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囑托,把家國情懷化作履職責任,把玉麥鄉(xiang) 建設得像格桑花兒(er) 一樣美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