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玉麥鄉群眾暢談巨變

發布時間: 2019-11-04 09:30:00 來源: 西藏日報

  深秋時節的西藏玉麥,山巒間縈繞著朦朧的白霧,早晨的冷風讓人直打哆嗦,但寒冷的天氣絲(si) 毫不影響玉麥村群眾(zhong) 激動的心情。

  10月28日,恰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西藏隆子縣玉麥鄉(xiang) 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兩(liang) 周年的日子。一大早,村民穿著節日的盛裝來到鄉(xiang) 政府辦公樓前,參加升國旗儀(yi) 式。伴著雄壯的國歌聲,鮮紅的五星紅旗在玉麥河畔冉冉升起。

  隨後,大家圍坐在一起,載歌載舞,共話邊塞變遷。“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一首悠揚的《守望》,唱出了所有玉麥群眾(zhong) 的心聲。

  從(cong) 1戶3人到9戶32人,再到今天的56戶191人;從(cong) 簡陋的土坯房到一排排灰頂黃牆的樓房;從(cong) 泥濘的小道到寬敞幹淨、通村入戶的水泥路……這一個(ge) 個(ge) 變化代表著這片邊境山鄉(xiang) 的美麗(li) 蝶變。

  2017年10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西藏隆子縣玉麥鄉(xiang) 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勉勵他們(men)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極大鼓舞了全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

  兩(liang) 年來,玉麥鄉(xiang) 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以回信精神為(wei) 指導,團結一致守護邊疆,共創美好生活,爭(zheng)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 幸福家園建設者”。

  走進玉麥村,一排排灰頂黃牆的樓房映入眼簾,與(yu) 周圍蒼翠的青山、潺潺的河流交相輝映。

  “兩(liang) 年來,我們(men) 這裏人多了,熱鬧了,住上了新房子,用網、用電、用水都穩定了。現在村裏搬來了很多新住戶,我作為(wei) 老玉麥人,更要堅守好放牧守邊的職責,做好他們(men) 的榜樣,與(yu) 每一個(ge) 村民一起,守護好玉麥,建設好玉麥。”卓嘎如是說。

  作為(wei) 在玉麥鄉(xiang) 居住最久的住戶,卓嘎、央宗姐妹經常走街入戶,關(guan) 心新搬遷來的群眾(zhong) 。為(wei) 他們(men) 宣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回信精神,團結大家爭(zheng)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

  28日下午,玉麥鄉(xiang) 政府舉(ju) 辦座談會(hui) ,邀請村民代表,暢談玉麥巨變,共話幸福生活。

  從(cong) 隆子縣熱榮鄉(xiang) 搬來的新玉麥人索朗群培說:“今年4月份,我們(men) 一家從(cong) 熱榮鄉(xiang) 搬過來,也成了光榮的玉麥守邊人。這裏環境好,我們(men) 住得也好,我還在工地上打工掙錢,日子過得很幸福。作為(wei) 新玉麥人,我們(men) 一定會(hui) 守好邊境,建設富裕、美麗(li) 的新玉麥。”

  索朗群培的新生活是許許多多新玉麥人的真實寫(xie) 照。邊巴旺堆跟隨父親(qin) 學習(xi) 木匠技藝、達瓦紮西準備在自家樓下開茶館……新玉麥人都鼓足了幹勁,希望通過勤勞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

  隆子縣玉麥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達娃說:“兩(liang) 年來,玉麥鄉(xiang) 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回信精神,大力建設新玉麥。如今,溫室大棚讓群眾(zhong) 吃上了新鮮蔬菜,竹器編織、天然飲用水、養(yang) 殖業(ye) 等產(chan) 業(ye) 也正在加緊籌備中。今後,我們(men) 將會(hui) 把‘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的守邊興(xing) 邊精神代代傳(chuan) 承下去,繪就更加美麗(li) 富饒的小康畫卷。”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