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芒康鹽民生活變遷記

發布時間: 2019-12-06 10:11: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要說藏東(dong) 哪個(ge) 景點最有名,估計90%的人都會(hui) 說是芒康鹽田。

  鹽田位於(yu) 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ang) 境內(nei) 北起拉久西,南至木許的瀾滄江兩(liang) 岸。藏語中,此地名為(wei) “察卡洛”,即產(chan) 鹽的地方;而漢語名更直觀形象,曰鹽井。而鹽田的主人,則是鹽民。

  在納西民族鄉(xiang) 加達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格鬆頓登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至今仍完整保留著世界上最原始製鹽方式的加達村,這裏的手工曬鹽方式已有1300多年曆史。

  格鬆頓登家是世代鹽民,見證了鹽民的興(xing) 衰與(yu) 重生。

  1988年前後,納西民族鄉(xiang) 僅(jin) 加達村就有180多戶鹽民。那時候,鹽民經常兩(liang) 三結對,用騾子馱鹽到四川巴塘縣、理塘縣、康定縣,雲(yun) 南德欽縣、維西縣等地銷售,出去一趟差不多25天到30天。“0.25元一斤鹽,有時候直接用鹽換糧食,有時候也收現金。”格鬆頓登說,規模最大的時候,要數每年新年前,整個(ge) 加達村集中150匹騾子,組成長長的騾隊,到了雲(yun) 南境內(nei) 後,再分開走,幾個(ge) 人去一個(ge) 村。

  那時候,常年忙碌在鹽田的鹽民明白,他們(men) 就是靠天吃飯。天氣好,三五天就可以掃一次鹽,收得十幾斤鹽;天氣不好,嘩啦啦的雨水讓大家愁眉苦臉,十五天才能掃一次鹽。

  1993年出生的紮西擁宗,祖孫三代都是鹽民,自家有25塊鹽田,加上租的鹽田,共有40多塊鹽田需要打理。9歲起,她就開始背鹵水曬鹽,從(cong) 早上4點要忙到晚上8點。

  2008年前後,經濟寬裕的鹽民率先買(mai) 了抽水機,從(cong) 鹽井中抽鹵水。“那時大多是靠發電機發電抽鹵水,借用別人的抽水機按一分鍾一元錢計算。”格鬆頓登告訴記者。

  到2010年,包括格鬆頓登、紮西擁宗在內(nei) 的大多數鹽民家都購置了抽水機。“抽水機的使用極大地減少了人工,我也有機會(hui) 出去闖蕩了。”紮西擁宗高興(xing) 地說。

  近年來,隨著芒康鹽田知名度的不斷提升,納西民族鄉(xiang) 借助鹽田、天主教堂、文成公主廟等旅遊資源,大力發展“庭院經濟”“風情旅遊”等特色旅遊項目,很多以前從(cong) 事曬鹽工作的鹽民都選擇從(cong) 事旅遊業(ye) ,成了靠旅遊產(chan) 業(ye) 吃飯的“新鹽民”。2018年,全鄉(xiang) 旅遊收入達到800多萬(wan) 元。

  加達村村民斯朗是老鹽民了,2016年,借助旅遊業(ye) 持續升溫的勢頭,在政府補貼1萬(wan) 元的基礎上,斯朗自籌6萬(wan) 多元辦起了農(nong) 家樂(le) ,並將6個(ge) 房間裝修一新,提供住宿服務。

  斯朗家的小花園裏,他77歲的老母親(qin) 巴桑旺姆陪著來自廣西的遊客,一邊閑聊,一邊品嚐清茶。遊客王先生說:“這是第二次來他們(men) 家住了,住宿條件幹淨整潔,老板的態度也很好。”

  “住宿一人一晚30元,吃加加麵每人25元,今年4月至8月底,賺了7000多元。”斯朗表示,下一步要繼續改善住宿條件。

  “村裏搞農(nong) 家樂(le) 的有不少,像多吉、鬆姆、熱青旺姆、鬆桑江措等幾家,每年都能掙2萬(wan) 元左右。”格鬆頓登說。

  今年8月底,納西民族鄉(xiang) 組織全鄉(xiang) 年輕人參加導遊培訓班,紮西擁宗與(yu) 其他好幾個(ge) 人都報名了。她說:“隨著旅遊業(ye) 的發展,遊客越來越多,當導遊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但也有部分鹽民堅持了下來,延續著祖祖輩輩的手藝。40歲的尼瑪丹珠,不僅(jin) 自己家有30塊鹽田,還承包了40塊鹽田。

  “現在,一塊鹽田一年收入在900元至1000元,70塊鹽田一年有7萬(wan) 元左右。”紮西旺姆邊收鹽邊說,“曬的鹽紅白都有,曬好的鹽分層,第一層多是白鹽,第二層是紅鹽。白鹽批發價(jia) 每斤3元;紅鹽則便宜多了,每斤1元。”

  “如今,曬好的鹽不用騾子馱了。有老板來收,也有遊客買(mai) ,還有小商販收購後在納西民族鄉(xiang) 銷售。”格鬆頓登說,目前,加達村還有100餘(yu) 戶在曬鹽。

  登高俯瞰,熱氣騰騰的鹽井,銀光閃爍的鹽田,與(yu) 湛藍的瀾滄江水和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