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縣森林消防中隊駐守在西藏林芝市察隅縣的竹瓦根鎮,駐防十分偏遠,距拉薩的總隊機關(guan) 960公裏,距林芝的支隊機關(guan) 也有540公裏。察隅縣是西藏的林業(ye) 大縣,木材蓄積量達1.15億(yi) 立方米,森林覆蓋麵積超過60%,中隊編製人數不多,任務卻很繁重,近千公裏長的防火線上,都留下過隊員們(men) 戰鬥的足跡。組建以來,中隊共參加滅火作戰50餘(yu) 起,占總隊滅火總數的近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防火滅火主戰場。
隊員們(men) 喜歡把滅火稱為(wei) “打火”。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打火”對他們(men) 來說就是戰爭(zheng) 。他們(men) 手裏雖然不拿步槍、機槍,但是拿著打火用的水槍。拿著它上火場,那感覺跟上戰場打仗差不了多少。剛下隊的新隊員,第一次打火往往會(hui) 很興(xing) 奮,坐上去火場的車,他們(men) 會(hui) 說個(ge) 不停。老隊員們(men) 則明白,車一旦開出營區,啥時候能回來,運氣很重要。這時候,老隊員們(men) 都會(hui) 閉上眼睛不說話,為(wei) 即將到來的戰鬥儲(chu) 存體(ti) 能。察隅山高坡陡、穀深林密。當山林起火時,汽車隻能把他們(men) 送到距離火場最近的公路切入點。而剩下的路,需要他們(men) 徒步走完。攜帶的打火工具和給養(yang) ,讓每個(ge) 人的負重少則四、五十斤,多則六、七十斤。2015年“5.12”上察隅鎮那場大火,不到十公裏的山路,隊員們(men) 整整走了14個(ge) 小時才到達火場。那是一片原始林區,沒有人去過,自然也就沒有路。密集的林子,張牙舞爪的荊棘,幾乎沒有給人留下通過的空間,所有的路都要隊員們(men) 自己拿著砍刀和油鋸開出來。走到夜裏,困意和疲憊會(hui) 侵蝕每個(ge) 人的身體(ti) ,思考的能力和興(xing) 奮的感覺消失殆盡,隻剩下機械式行走的軀體(ti) ,進行著條件反射式的報數,但隊員們(men) 都會(hui) 咬著牙向火線挺進,因為(wei) 上了火場就沒有回頭路,就看誰能硬扛到最後。
察隅的火不好打,要打贏一場林火戰役,耗時兩(liang) 三天很常見,六、七天也並不罕見。中隊二級消防士肖麗(li) 賓曾經執行過一場長達8天的打火任務。打火結束時,隊員們(men) 的鞋底、襪子和腳皮黏在一起,脫下鞋,破碎的襪子和腳皮也被一道撕了下來。一幕幕感人場景至今令他記憶猶新:撲打明火時,許多隊員的手和臉被飛濺出的火星燙出水泡,有的腳趾甲踢掉了,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結上了層層鹽花,嘴唇被火烤得裂出了道道口子。開設隔離帶時,有的隊員工具壞了就用手摳,手磨出了血還在繼續,用雙手一米一米地挖出了一條寬為(wei) 5米,長3公裏的隔離帶。清理餘(yu) 火時,部分隊員不顧腳部被火灼傷(shang) ,半跪著用水泵清理還在冒煙的焦土、站杆、倒木,麵對著時有滾石、倒木滑落的危險,參戰隊員無一退縮。時任中隊長姚學勤連續幾天指揮作戰,最後聲帶撕裂;副中隊長尼瑪次仁總是堅守在任務最重最危險的地方;司務長張平經常在隊員斷糧時,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給養(yang) 讓給隊員;戰鬥班長曹橋身體(ti) 感冒了,但他瘦弱的肩膀上始終扛著滅火水泵;新隊員阿旺次邊、劉正昌由於(yu) 太勞累了,竟倒在濃煙散去的火燒跡地上睡著了。
任務的特殊性,決(jue) 定了他們(men) 平時必須進行刻苦的訓練,“山裏通、鐵腳板、活地圖”,在察隅永遠不過時。無論是清晨還是夜晚,察隅森林消防中隊的營區寧靜都會(hui) 被一陣陣呐喊聲劃破,隊員們(men) 每天都會(hui) 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完成屬於(yu) 自己的“士兵突擊”。讓晨光點燃血性,讓暗夜見證拚搏,“用汗水礪劍,為(wei) 榮譽而戰”的隊魂時刻激勵著隊員,苦練精兵為(wei) 使命,危難關(guan) 頭打勝仗。中隊長齊鑫,為(wei) 備戰總隊比武,埋頭苦練,強化訓練兩(liang) 個(ge) 多月,瘦了20多斤,訓練成績突飛猛進,參加比武時榮獲總隊幹部第三名。中隊年紀最大的隊員劉光寧,入隊以來一直擔任文書(shu) ,體(ti) 格瘦小,但從(cong) 不甘人後,一次負重10公裏訓練中突然失去知覺,直接砸在地上,磕的滿嘴是血,仍然堅持跑完全程。二級消防士肖麗(li) 賓,當兵十年全在中隊,十年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察隅,今年回家休假看病的他,被確診為(wei) 哮喘,但他還是不認輸,歸隊後仍想著參加大強度體(ti) 能訓練,在連續兩(liang) 次出現重呼吸性障礙送到醫院治療後,才漸漸減輕了訓練強度。種養(yang) 殖員頓珠多吉,素質過硬,工作踏實,被隊員們(men) 親(qin) 切地喚作“老犛牛”,去年因參加障礙訓練,右膝前後交叉韌帶完全斷裂,經重建手術後,一點也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咬牙堅持訓練,克服重重困難挑戰自我,訓練成績在中隊依舊名列前茅。中隊指導員王勇,連續幾天重感冒,高燒不退,外加上呼吸道感染,在參加半年考核時為(wei) 了讓中隊考核有成績,堅持參加考核,衝(chong) 過負重五公裏的終點線後,直接暈厥,失去意識,送到醫院搶治了一個(ge) 多小時才恢複過來,他說“為(wei) 了中隊的榮譽我拚了,倒也要倒在終點線後”。東(dong) 風勁吹,戰鼓催征,察隅中隊的每一名隊員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都在負重前行,努力用汗水和拚搏擦拭著青春的火焰藍。因為(wei) 他們(men) 知道,隻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有可能獲得王者的榮耀。
在打火和備戰打火的同時,他們(men) 更注重的是一個(ge) “防”,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是西藏的防火期,天氣幹燥且氣溫低、濕度小,是火災的高發季節,在抓好訓練演練的同時,他們(men) 還會(hui) 重點做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開展森林防火宣傳(chuan) ,中隊已連續15年開展“進村入戶防火大宣傳(chuan) ”活動,通常采取發放傳(chuan) 單、常識講座、隱患提示等方法向駐地群眾(zhong) 宣傳(chuan) 防火知識,這麽(me) 多年下來,隊員們(men) 幾乎走遍了察隅縣重點林區的所有村鎮。二是開展護林員培訓,每年的防火期,中隊都會(hui) 對縣裏的專(zhuan) 業(ye) 護林員進行兩(liang) 到三次的專(zhuan) 門培訓,同時利用防火宣傳(chuan) 和駕駛員訓練的機會(hui) ,對村鎮的護林員進行培訓,培訓通常采取理論講解、現地演示等方法,對滅火裝備的操作使用、維護保養(yang) 、火場安全注意事項和緊急避險方法等進行培訓,著重提高護林員的打火能力和安全自保能力。三是開展巡護清理,每年的防火期,中隊會(hui) 定期組織人員到重點林火隱患區進行巡護排查,對林區公路兩(liang) 側(ce) 、駐林區村屯居民點周邊、重點林區枯立木等重點部位進行清理,確保林區可燃物清理工作達到全覆蓋,切實將森林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如今,駐地人民群眾(zhong) 的森林防火意識已大大提高,處置火情的能力也大大增強。
自組建以來,中隊始終保持著愛民助民、扶貧濟困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積極開展愛民助民活動,得到了駐地人民群眾(zhong) 的高度讚譽。2015年9月,中隊與(yu) 紮拉村開展共建活動,4位藏族孤寡老人成了隊員最大的牽掛,於(yu) 是便有了長期的結對幫扶,隊員走了一批又一批,愛心卻從(cong) 不間斷,周末假日,老人總能得到隊員們(men) 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貼心貼肺的關(guan) 心。隊員們(men) 急群眾(zhong) 所需,還幹起了“承包活”,義(yi) 務為(wei) 駐地幾個(ge) 村維修水泵等滅火裝備,隻要群眾(zhong) 有需要,就及時上門幫助解決(jue) 。獨居老人仁青卓瑪的木屋為(wei) 危房,需盡快進行拆除,但家中沒有勞動力。中隊得知情況後,立即組成黨(dang) 員服務隊前往老人家裏幫助拆除,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還盡量保護好了老人的財產(chan) 。察隅縣醫療條件有限,沒有血庫,但生孩子時大出血的孕婦卻不少,每次接到縣醫院的求助電話,符合血型的隊員總會(hui) 第一時間響應,趕到醫院,踴躍獻血,自建隊以來,隊員已累計緊急無償(chang) 獻血超過10萬(wan) 毫升,被醫院領導親(qin) 切地稱為(wei) “最安全及時放心的移動血庫”。十數年如一日,隊員們(men) 把駐地當故鄉(xiang) ,視人民為(wei) 父母,始終用真誠與(yu) 青春嗬護著這片熱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森林消防員竭誠為(wei) 民的初心使命,像這樣的暖心事還有很多很多。
察隅海拔不高,但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很多人都說“察隅是個(ge) 進來了不想出去,但出去了又不想進來的地方”。在察隅中隊,有一件全體(ti) 隊員公認的大事兒(er) --家屬來隊。隻要有家屬來隊,他們(men) 定奉為(wei) “上賓”,因為(wei) 他們(men) 深深地知道家屬來這一趟有多麽(me) 的不容易。三級消防士劉亞(ya) 非來自河南,妻子杜如夢和他是同鄉(xiang) ,2017年,因任務需要他們(men) 兩(liang) 次推遲婚期。後來,杜如夢坐火車、再坐汽車,奔波了好幾千公裏來探望丈夫。中隊黨(dang) 支部考慮到他們(men) 的不容易,便以“察隅中隊欠新娘的一個(ge) 婚禮”為(wei) 主題,精心籌備、策劃了一場具有警營特色的婚禮儀(yi) 式,為(wei) 他們(men) 圓了一個(ge) 期待已久的夢。杜如夢感動地說:“感謝中隊為(wei) 我們(men) 準備的這場婚禮,選擇劉亞(ya) 非我今生無悔,就是以後不一定有時間過來看他工作的地方了,這裏太遠了。”劉亞(ya) 非已經在察隅8年了,這是妻子第一次來,也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副中隊長尼瑪次仁,是地地道道的拉薩蔡公堂人,妻子一個(ge) 季度有五天的假,有時會(hui) 瞞著他來中隊看他,往返近2000公裏,五天的假期有四天在路上,相聚時間隻有短短的一天。隊員們(men) 有時會(hui) 忍不住問:“副隊,你怎麽(me) 不想想辦法調拉薩啊,嫂子來看你一趟可真不容易。”這時副隊總會(hui) 說:“組織和領導把我放在這裏,我隻有幹好本職的義(yi) 務,而沒有討價(jia) 還價(jia) 的權力,雖然我也想離家近些,但你們(men) 一個(ge) 個(ge) 不都比我離家更遠嗎?我可比你們(men) 幸福多了”。指導員王勇和妻子結婚後,總是聚少離多,妻子如今懷孕,身體(ti) 不好,每個(ge) 星期自己一個(ge) 人要去醫院兩(liang) 到三趟,有一次還暈倒在醫院門口,作為(wei) 丈夫,在她最需要的時候不能陪在她身邊,他的心中一直感到萬(wan) 分虧(kui) 欠。今年中秋節,他們(men) 的故事《托月寄相思:願用餘(yu) 生守護林海守護你》被中央電視台報道,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西藏森林消防員的不容易。如今,看著青山漸無恙,他們(men) 覺得,一切的堅守都是值得的。
誰不知青春壯美,誰不知年華寶貴?在枯燥的環境中,隊員們(men) 最先懂得的是責任;在寂寞的歲月中,隊員們(men) 最先理解的是使命。一次次生與(yu) 死的考驗,鍛造出堅定的信念,磨練出鋼鐵般的意誌,隊員們(men) 用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守衛著察隅這片綠洲,揮灑著汗水與(yu) 忠誠。中隊先後湧現出了“全國模範退役軍(jun) 人”焦雲(yun) 彪、“全國森林防火先進個(ge) 人”畢占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孔特特,“全國十大綠色衛士”王勇等一大批先進典型,相關(guan) 事跡也先後被中央電視台、新華社、應急管理報等媒體(ti) 報道。如今,他們(men) 雖然已脫下軍(jun) 裝,但軍(jun) 人的基因與(yu) 血脈永在,他們(men) 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用忠誠和擔當守護雪域江南綠,不負青春火焰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