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醫療“組團式”援藏讓藏北牧區女孩重獲新生

發布時間: 2020-04-13 09:25:00 來源: 新華社

  “這個(ge) 手術難度太大了。”剛下手術台的拉薩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偉(wei) 一邊喝水,一邊指著腹部CT說,“這是我到西藏9個(ge) 月以來做過的最大手術了。”

  “小女孩長這麽(me) 大的腫瘤很少見”

  西藏那曲市巴青縣的9歲小女孩阿吉(化名),兩(liang) 周前在父母陪伴下來到拉薩市人民醫院就醫。她身體(ti) 瘦小,但是腹部左側(ce) 卻有明顯的凸起,用手觸摸能感覺到一個(ge) 較大腫物。

  “經過初步檢查,我們(men) 發現患者腹膜後有一個(ge) 長18厘米、寬13厘米、厚12厘米的巨大腫瘤。”王偉(wei) 說,“腫瘤雖然長在左側(ce) ,但腹部CT顯示已經越過了脊柱線,嚴(yan) 重壓迫血管與(yu) 周圍器官,要想完整切除難度非常大。”

  據阿吉父親(qin) 貢紮介紹,女兒(er) 兩(liang) 年前就感覺到肚子不舒服,一開始沒怎麽(me) 留意,可眼見著肚子腫塊越來越大,女兒(er) 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巴青縣人民醫院接診後直接開了轉院證明,這讓做父母的更加緊張。

  “我們(men) 家在藏北牧區,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看病會(hui) 有優(you) 惠政策,費用也能報銷大部分,但是如果西藏沒法治療這麽(me) 大的腫瘤,需要轉到內(nei) 地,費用還是承擔不起。”貢紮為(wei) 難地說。

  由於(yu) 該病例在西藏較為(wei) 罕見,拉薩市人民醫院也缺乏相關(guan) 的治療經驗,接診阿吉的醫生專(zhuan) 門拿著病例問王偉(wei) 是否能做這樣的手術。

  “讓患者能在西藏就醫做手術,實現‘大病不出藏’是我們(men) 援藏醫生的初衷。”王偉(wei) 回複道。

  “手術一定要完美,盡可能減輕小女孩的痛苦”

  為(wei) 了盡快確定診療方案,拉薩市人民醫院副院長紮西羅布組織外科、小兒(er) 外科及麻醉科進行了多學科會(hui) 診,並研究了兒(er) 童腹膜後腫瘤的相關(guan) 文獻資料。刀口如何切入?血管如何剝離?精準取出腫瘤而不傷(shang) 及內(nei) 髒器官成了治療團隊麵臨(lin) 的難題。

  4月10日上午10點40分,手術室“正在手術”的指示燈亮了。門內(nei) ,王偉(wei) 與(yu) 他的醫療團隊緊張地忙碌著;門外,阿吉的父母焦急地望著手術室的大門。

  “我們(men) 非常擔心女兒(er) ,她媽媽一直在哭。”經過3個(ge) 小時漫長的等待,得知女兒(er) 手術成功的貢紮顯得輕鬆多了。他說:“我來之前並不了解援藏醫生。後來王偉(wei) 主任來查房,周圍的人都跟我說援藏醫生的醫術高明,我就放心多了。”

  阿吉術後恢複得很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地了。後期還需要對腫瘤進行病理檢查,醫療團隊將根據檢查結果決(jue) 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謝謝你,援藏醫生。”貢紮感激地說。

  “隻有教會(hui) 了徒弟,才算成功的援藏”

  “這個(ge) 小女孩的病情很複雜,如果沒有王偉(wei) 主任的話,我們(men) 是真的拿不下這台手術。”在手術中擔任王偉(wei) 助手的多吉紮西感慨道,“以前,這種手術一般都要轉到內(nei) 地治療。”

  自2015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實施以來,北京市屬22家醫院共派出管理、臨(lin) 床專(zhuan) 家5批75名85人次赴拉薩市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來自北京朝陽醫院的王偉(wei) 是第五批“組團式”援藏幹部。

  “我剛來的時候發現,科室雖然可以開展泌尿係結石、前列腺電切及一些小的手術,但總體(ti) 治療病種單一、治療手段單一、科室建設規劃不明晰。”王偉(wei) 說。

  多吉紮西是一名“90後”藏族醫生。在他看來,援藏醫生的到來讓治療手段更加規範,治療水平更高了,醫生的責任感也更強了。“以前,腹腔鏡腎盂成型手術我做不了。王主任來了以後,先進行規範操作,再手把手教,現在我們(men) 都可以自己做這個(ge) 手術了。”多吉紮西說。

  “我今年7月份就要回京了,能培養(yang) 出一些泌尿外科的優(you) 秀醫生,我就覺得這趟援藏也值了。”王偉(wei) 看著正在手術室忙碌的多吉紮西說。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