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5月10日淩晨,國網青海檢修公司柴達木換流站運維人員在進行柴拉直流係統停電操作。 姚曉英 攝
5月10日,“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係統年度檢修工作全麵啟動,240餘(yu) 名檢修人員已分赴各作業(ye) 點投入年檢之戰。
青藏聯網工程是第一條通往西藏的“電力天路”,於(yu) 2011年12月投運。工程東(dong) 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全長2500多公裏,由750千伏交流、±400千伏直流、藏中220千伏環網三部分組成。其中,柴達木換流站至拉薩換流站直流工程段±400千伏柴拉線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裏程最長的直流輸電線路。
這條“電力天路”的投運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西藏電網長期以來的電力供應矛盾,疏通了西藏能源瓶頸,為(wei) 豐(feng) 水期“藏電外送”和枯水期“送電進藏”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通道”。工程投運以來,隨著西藏藏中地區電網結構的加強和用電負荷的增長,國網青海電力通過多次試驗不斷提升直流係統雙向輸送能力,輸送功率現已由投運初期的100兆瓦提升至最高600兆瓦,柴拉直流大功率運行已成為(wei) 常態化。2015年6月1日,工程順利通過功率反轉試驗,西藏水電實現曆史性首次外送,使西藏夏季豐(feng) 富的水電資源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
據了解,該工程投運近九年來,經受住了高海拔、大風、嚴(yan) 寒等惡劣氣候環境的考驗,一直平穩運行,已向西藏輸送電量73億(yi) 千瓦時,向外輸送西藏夏季富餘(yu) 水電32億(yi) 千瓦時。
此次年檢工作計劃為(wei) 期15天,對柴達木換流站及±400千伏柴拉直流輸電線路開展全方位“體(ti) 檢”和“診治”。在柴達木換流站,根據不同專(zhuan) 業(ye) 、不同設備分為(wei) 21個(ge) 作業(ye) 麵,對設備開展檢查、清掃、定檢、試驗、消缺、隱患治理等例行檢修375項,開展表計校驗、閥側(ce) 空載電壓計算邏輯軟件修改等特殊檢修28項,對相關(guan) 設備實施技術改造、生產(chan) 大修,對現有問題進行整改治理。
“進入夏季,西藏雅魯藏布江即將進入豐(feng) 水期,目前西藏水電可以滿足當地用電需求,西藏供電不會(hui) 因線路停電檢修而受到影響。通過本次年檢將進一步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增強柴拉直流係統供電可靠性。年檢結束後,西藏豐(feng) 富的水電將再次通過這條通道可靠外送。”國網青海檢修公司運維檢修部負責人張梁介紹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