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層樓,數個(ge) 科室,幾排工位,工作人員時而滑動鼠標,時而敲擊鍵盤,雙眼緊盯電腦屏幕……這看似普通的工作場景,實際上別有洞天:2020珠峰高程測量數據正在這裏加速匯集、整理,並緊鑼密鼓地分析、計算,不久之後珠峰“新身高”的初步計算結果,將在這裏誕生!
這裏是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地處陝西西安,是我國唯一從(cong) 事大地測量數據處理與(yu) 大地測量檔案管理的專(zhuan) 業(ye) 隊伍,也是此次2020珠峰“新身高”的計算單位。
2020珠峰“新身高”的計算團隊,分為(wei) 高程控製網計算組、峰頂交會(hui) 測量計算組、珠峰高程綜合確定組等7個(ge) 組,共45名工作人員,其中27人是“80後”或“90後”,是一支年輕的“精銳之師”。整個(ge) 數據處理工作將從(cong) GNSS控製網數據處理、高程控製網數據處理、峰頂交會(hui) 數據處理、重力測量數據處理、雪深雷達測量數據處理、珠峰地區重力場及似大地水準麵精化、珠峰高程的綜合確定七個(ge) 方麵開展。
“別以為(wei) 我們(men) 是從(cong) 登頂成功那天才開始計算的,實際上從(cong) 去年開始,我們(men) 就在進行技術研究和攻關(guan) ,搜集準備了大量的基礎資料。”團隊成員、“80後”蔣光偉(wei) 說,他用“亢奮”和“壓力大”來形容目前的工作。“亢奮是因為(wei) 這樣的機會(hui) ,一輩子也遇不到幾次;而壓力大則是因為(wei) 第一次參與(yu) ,挑戰很多,所以我們(men) 也是自願放棄了休息,加班加點在做。”
去年以來,計算團隊相繼完成了相關(guan) 數據處理方案編寫(xie) 、數據模型建立、軟件編程測試、數據比對分析及驗證等工作。目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GNSS測量、峰頂測量、一等水準測量等部分數據已移交至此,後期數據經外業(ye) 整理與(yu) 質檢等過程後,預計將於(yu) 6月20日之前到位。
“珠峰地區海拔高、極寒缺氧,又是全球地殼運動最劇烈的地區之一,地質環境複雜,要獲得精準的珠峰高程是一項極具挑戰性、極其複雜、極具難度的綜合性工作。”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說。作為(wei) 計算團隊的負責人,郭春喜已是第三次參與(yu) 珠峰高程的計算工作。“舉(ju) 個(ge) 例子,為(wei) 了把珠峰頂點的位置測準,我們(men) 每1秒采集一次基準站的數據,每次基準站的數據裏就包含了50多顆導航衛星的數據。想象一下,1天就有86400秒,再加上我們(men) 還有大量的基準站,僅(jin) 僅(jin) 這塊的數據就很龐大了。”
速度,難度,準確度,都在考驗這支年輕的“精銳之師”。“不能出一點錯,最近我連睡覺,都在想如何歸算數據。”團隊成員、1993年出生的黃雨微笑著告訴記者。能在入職的第三個(ge) 年頭,為(wei) 珠峰“算身高”,黃雨微直言“太榮幸”。
不過,相比於(yu) 2005年珠峰高程數據處理,此次數據處理引入了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在速度等方麵將會(hui) 有較大提高。
“鑒於(yu) 整個(ge) 珠峰高程測量數據處理工作,在數據整理分析、數據解算和融合處理、數據質量控製、多期數據結果比對分析、技術文檔編寫(xie) 等方麵,都有相當大的工作量,預計整個(ge) 數據處理工作將於(yu) 8月10日左右完成,屆時就會(hui) 有珠峰‘新身高’的初步計算結果。”郭春喜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