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西藏科技事業發展:創新大潮湧 碩果惠民生
建成各類“雙創”載體(ti) 131家,其中國家、西藏自治區級“雙創”載體(ti) 35家,同比增長77%;
大麵積示範推廣“藏青2000”“喜拉22”等青稞良種,良種覆蓋率達到90%,畝(mu) 均增產(chan) 25公斤以上;
首次繪製出犛牛全基因組物理圖譜;成功繪製首個(ge) 青藏高原特有魚類黑斑原鮡的全基因組圖譜,填補青藏高原魚類基因組學研究空白;
突破了全變流器型電源供電係統穩定運行的技術瓶頸,解決(jue) 了青藏地區5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供電難題;
截至2019年,區域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44.3%、54.5%……
一項項技術難題得到突破,一件件技術成果惠及民生,“十三五”以來,西藏科技事業(ye) 緊扣創新型西藏建設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建平台、攻專(zhuan) 項、促轉化、廣普及”的科技工作要求,著力提升創新體(ti) 係效能,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增投入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走進拉薩市高新區N次元眾(zhong) 創空間,西藏飛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拉薩隆達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西藏他喜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等一批青年“雙創”企業(ye) 的發展情況令人讚歎,作為(wei) “拉薩大學生創業(ye) 園”和“小微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示範基地”,這個(ge) 眾(zhong) 創空間總投資2.5億(yi) 元,旨在營造“空間足、服務精、負擔輕、門檻低、特色強”的創業(ye) 創新環境,並同步配套出台了企業(ye) 入駐、扶持細則等一係列政策措施,以實現成果轉化。
拉薩高新區N次元眾(zhong) 創空間是近年來西藏加大對科技事業(ye) 投入的一個(ge) 縮影。2016年以來,全區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年均增速均保持在25%以上;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從(cong) 2016年的4.81億(yi) 元提高到2019年8億(yi) 元以上。截至2019年,區域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44.3%、54.5%,預計2020年分別達到45%、55%。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2016年至2019年期間,西藏科技成果競相湧現,共評選出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80項;專(zhuan) 利申請和授權量顯著增加,2018年全區專(zhuan) 利有效數2027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600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835件、外觀設計專(zhuan) 利592件,專(zhuan) 利密度由2016年的1.19件/萬(wan) 人提高至2020年達到2件/萬(wan) 人。
截至2019年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66家,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150.25億(yi) 元,同比增長33%;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達116家,資產(chan) 總額43.21億(yi) 元,同比增長37.4%;企業(ye) 研發費用達2.1億(yi) 元,同比增長59%,超額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確定的目標。
全區建成各類“雙創”載體(ti) 131家(其中國家、西藏自治區級“雙創”載體(ti) 35家),同比增長77%,孵化企業(ye) 2129家,吸納就業(ye) 1.54萬(wan) 人,其中吸納高校畢業(ye) 生4880人;設立“科技創新券”,資助90家企業(ye) 開展創新創業(ye) 活動。
破難題 科技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近年來,西藏科技資源統籌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創業(ye) 日趨活躍,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對全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持續增強。
積極做好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支撐服務和協調保障工作,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科考成果。“極目一號”浮空艇首次獲得青藏高原海拔7000米高空的大氣組分數據,首次呈現青藏高原隆升前古近紀生態係統的整體(ti) 麵貌,首次發現裂腹魚類和高原鰍的分布海拔超過5200米,首次在墨脫發現燕鳳蝶分布,初步建成雅江冰崩災害監測預警平台。
示範推廣青稞增產(chan) 、犛牛肉羊育肥、特色果蔬種植、種草養(yang) 畜等科技成果在貧困地區的轉化應用,建立長期穩定支持的農(nong) 牧業(ye) 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或示範點70餘(yu) 個(ge) 。
支撐特色農(nong) 牧業(ye) 發展,選育出藏青16、喜拉23等10個(ge) 青稞新品種和藏冬26、山冬10等一批農(nong) 作物新品種;首次繪製青稞全基因組遺傳(chuan) 圖譜,填補了國際空白;首次繪製出犛牛全基因組物理圖譜,突破了4750米以上高海拔牧區母犛牛一年一胎關(guan) 鍵技術難題;建立阿旺綿羊、彭波半細毛羊、象雄半細毛羊、日土白絨山羊新品種培育和擴繁基地,產(chan) 羔率達到90%以上,成活率達到92%以上;篩選馴化出適宜西藏推廣種植的“雪莎7號”“拉薩白草”等牧草品種24個(ge) ;成功繪製首個(ge) 青藏高原特有魚類黑斑原鮡的全基因組圖譜,填補青藏高原魚類基因組學研究空白;形成10個(ge) 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技術規程,攻克45項加工關(guan) 鍵技術,研發出青稞啤酒、犛牛骨膠原蛋白多肽螯合鈣膠囊等高原特色食飲品100餘(yu) 個(ge) 。
支撐藏藥產(chan) 業(ye) 發展,完成全區53個(ge) 縣的藏藥資源普查;研製並頒布藏藥材地方標準102項,數字化藏醫藥古典文獻2400餘(yu) 部。
查明稀有金屬在北喜馬拉雅穹窿中成礦成因及富礦岩層,攻克西藏特大型多金屬礦地下大規模安全高效開采技術和銅多金屬礦石選礦分離技術。
突破了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複和沙化土地整治關(guan) 鍵技術;建成西藏首家生物種質資源庫,搜集保護各類動植物、微生物等種質資源1983種、7766份;確定西藏主要外來物種及其分布範圍,發現200餘(yu) 種高風險外來物種。
推廣填補西藏醫療衛生空白新技術398項和大骨節病、包蟲病等地方多發病治療方法132種。
首次構建高寒隧道結構多物理場耦合理論,攻克米拉山特長公路隧道建設難題。
強動力 人才平台建設同步推進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科技發展的源動力。
“十三五”以來,西藏科技人才隊伍逐步壯大。2016年以來,西藏共有14個(ge) 對象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10人通過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平台入選國家“萬(wan) 人計劃”,建成國家科技領軍(jun) 人才創新驅動中心(西藏)和4個(ge) 院士工作站。
2018年,全區擁有各類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9.2萬(wan) 人,同比增長5.7%。西藏現有6位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yu) 技術獎,姬秋梅博士獲得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白朗縣張繼明、米林縣桑傑群培等4位同誌獲評全國優(you) 秀科技特派員。
在著力培養(yang) 科技人才隊伍的同時,西藏同步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省部共建青稞和犛牛種質資源與(yu) 遺傳(chuan) 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批複建設,填補了西藏無國家重點實驗室空白。目前,全區共建成1個(ge) 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ge) 國家級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1個(ge) 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1個(ge) 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和1個(ge) 國家現代服務業(ye) 文化科技旅遊創意產(chan) 業(ye) 化示範基地,37家西藏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ge) 西藏自治區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1個(ge) 西藏自治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提素質 科普惠民深入人心
“十三五”以來,在科技部和相關(guan) 省區市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成功舉(ju) 辦“科普進西藏”“科技列車西藏行”等重大示範活動,累計開展各類活動80餘(yu) 場,西藏自治區科技廳連續7年被評為(wei) 全國科技活動周優(you) 秀組織單位。
建成麵向全區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和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的實用技術和科普常識藏文數據庫,翻譯藏文信息200餘(yu) 萬(wan) 字;建成了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累計接待各類參觀人員29.55萬(wan) 餘(yu) 人、參觀團隊1522個(ge) ,免費講解1500餘(yu) 場,開展以麵向青少年、基層群眾(zhong) 為(wei) 主的各類科普活動320餘(yu) 場,成為(wei) 西藏科技創新和科普宣傳(chuan) 的重要平台。目前,西藏已建成自然科學博物館1座,科普示範及教育基地144個(ge) ,科普示範縣13個(ge) ,寺廟科普活動站25個(g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掛牌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4日下午,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掛牌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儀式舉行。[詳細] -
西藏:今年援藏扶貧項目投資近159億元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扶貧辦獲悉,對口援藏省市、援藏央企今年將安排312個扶貧幫扶項目,涉及金額近159億元,領域包括產業、教育、消費、就業、科技等方麵。[詳細] -
科技進田間 無人駕駛拖拉機在達孜區章多鄉“展身手”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向西藏捐贈了2台雷沃阿波斯智能拖拉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