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拉薩市嚴禁學校食堂等地加工食用野生蘑菇

發布時間: 2020-07-06 09:18: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西藏商報

liy07180_s.jpg
工作人員開展專(zhuan) 項檢查。圖由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提供

  隨著氣溫逐步升高,野生蘑菇、野菜進入快速生長期,為(wei) 杜絕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拉薩市市場監管局針對前期菌類專(zhuan) 項整治發現問題,於(yu) 2020年7月2日下午聯合城關(guan) 區、柳梧新區市場監管局,組織44家專(zhuan) 兼營菌類餐飲服務單位召開了“拉薩市食用菌食品安全經營警示會(hui) ”,並發布《食用野生菌溫馨提示》。

  記者了解到,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轄區目前主營菌類餐飲服務單位約13家,主要分布在城東(dong) 和城西,其他帶菌類製售的餐飲單位約200家。日常監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采購把關(guan) 不嚴(yan) ;台賬登記不全,未按要求履行索證索票製度;儲(chu) 存未按規定執行;法人及從(cong) 業(ye) 人員對菌類的了解不夠,欠缺食品安全意識和相關(guan) 知識;個(ge) 別餐飲單位法人作為(wei) 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安全意識不夠強,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針對此類問題,今年年初,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召集菌類餐飲單位在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召開菌類專(zhuan) 題會(hui) 議,簽訂責任書(shu) ,組織開展專(zhuan) 項檢查2次,並結合現場存在的問題,輕者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嚴(yan) 重者進行停業(ye) 整頓。同時,為(wei) 了能讓消費者也知曉食用菌類注意事項,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和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製定了一些菌類相關(guan) 知識的溫馨提示,並派工作人員在各大餐飲單位的餐桌上粘貼菌類相關(guan) 知識的溫馨提示小標語,店內(nei) 粘貼海報,配備鬧鍾、沙漏,嚴(yan) 把煮熟時間等宣傳(chuan) 。此外,在檢查過程中,對未能提供產(chan) 地證明及相關(guan) 票證的產(chan) 品一律下架,需要配備冷藏設備的增設設備,菌類按要求該冷藏的必須冷藏備用,該做好進貨台賬登記的需按規定做好台賬登記,並要求各大餐飲單位注重從(cong) 業(ye) 人員個(ge) 人衛生。“通過共同努力,整改情況良好,但也不能確保萬(wan) 無一失。目前,正值各種野生菌上市旺季,當然也是誤食有毒野生菌的高發期。因此,各餐飲單位一定要謹慎進貨,認真辨別野生菌類,多學習(xi) 有毒菌和無毒菌區別、生長環境、顏色、氣味、形狀、分泌物的稠度以及中毒的表現等知識。”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央珍說。

  同時,拉薩市市場監管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黨(dang) 軍(jun) 奎也在會(hui) 上強調,各類餐飲單位務必嚴(yan) 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的要求加強管理。從(cong) 正規渠道購進野生菌,並做好進貨記錄;對不認識的野生食用菌、野菜類做到“三不”(不采摘、不加工、不經營)。嚴(yan) 格按照食用野生菌限製品種(鬆茸、猴頭菇、青岡(gang) 菌、羊肚菌、本地黃菇)經營,野生菌產(chan) 地、品種、等級、價(jia) 格等及時向消費者公示。針對新鮮菌類和幹菌類區分存放地方,嚴(yan) 格存放時限。烹飪加工時,鑒於(yu) 拉薩海拔高、氣壓低,加工過程要20分鍾以上,勿讓消費者食用不認識的菌類,勿不同品種混吃。餐飲單位要切實負起食品安全主體(ti) 責任,提高自律水平,誠信守法,亮證經營,文明經商,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和進貨、銷售台賬製度、食品安全管理製度,票據隨貨同行,嚴(yan) 把食品質量關(guan) 。同時,需在門店顯著位置張貼“文明用餐、勤儉(jian) 節約”“合理點餐,杜絕浪費”、“杜絕野味”等溫馨提示,倡導使用公筷公勺、餐後打包。嚴(yan) 禁學校食堂、集體(ti) 食堂、旅遊景點等人群聚集區域加工、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食用菌類食品後如有腹瀉、腹痛、嘔吐等胃腸道症狀,及時就診,並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12315)報告。

  下一步,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加大宣傳(chuan) 力度,督促企業(ye) 建立公開承諾、安全管理、檢驗檢測等主體(ti) 責任,切實增強廣大群眾(zhong) 預防野生菌中毒的意識,減少野生菌中毒對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的危害,全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