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森布日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安置點的牧民正縫製紅領巾。江飛波 攝
“2019年12月,我們(men) 全鄉(xiang) 1000多位牧民從(cong) 海拔近5000米的草原搬下來後,有100多位富餘(yu) 勞動力一直想從(cong) 事相對穩定的工作,但由於(yu) 年齡原因,加上沒有一技之長,大部分人都難以就業(ye) 。”西藏山南森布日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安置點,那曲安多縣色務鄉(xiang) 鄉(xiang) 長次旺說,現在安置點進駐了一家公司,對牧民進行培訓後,實現了就地就業(ye) 。
牧民熨燙紅領巾。江飛波 攝
近日,中新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安置點民眾(zhong) 正踩著電動縫紉機縫製紅領巾。“牧民們(men) 之前就有自製衣服的習(xi) 慣,上手比較快,隻需十多天培訓便可以上崗。”西藏翰林教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龍說,公司培訓的第一批41位牧民已經結業(ye) 上崗,第二批正計劃招募中。
他說,公司係國有控股,為(wei) 發揮國有企業(ye) 的擔當,基於(yu) 公司運行能力,他們(men) 計劃在安置點打造西藏本土校服及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未來三年將吸收500至1000名安置點民眾(zhong) ,促進安置點牧民就業(ye) 增收。
經過培訓,牧民們(men) 獲得技能結業(ye) 證書(shu) 後便可正式上崗。江飛波 攝
42歲的才央說,搬遷前,家裏的70多頭犛牛和20多隻綿羊已經以入股的方式並入合作社,現在鄉(xiang) 裏安排人員輪流在草原放牧,等年底分紅就行。“我想給家裏增加些現金收入,但又沒有什麽(me) 專(zhuan) 長,現在在這裏縫紅領巾、衣服也挺好,收入也不錯。”才央說,他的朋友紮西魯姆有腿部殘疾,但不影響操作縫紉機,他計劃鼓勵紮西魯姆也來試一試。
安置點民眾(zhong) 說,上班地點距離家裏隻有幾分鍾路程,實現了就地就業(ye) 。江飛波 攝
西藏山南森布日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安置點位於(yu) 雅魯藏布江中遊北岸,西藏官方於(yu) 2019年12月順利完成那曲市雙湖縣、安多縣4鄉(xiang) 3300多名牧民的搬遷安置。牧民們(men) 從(cong) 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藏北高原搬遷到海拔較低的藏南河穀區域,生產(chan) 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