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軍(jun) 區某合成旅偵(zhen) 察營把官兵拉到海拔5600米的陌生地域,多課目、多要素跨晝夜開展克服冰川、武裝泅渡、引導打擊、敵後破襲等課目演練,有效檢驗偵(zhen) 察分隊在高海拔地區的“動、偵(zhen) 、打、保”綜合作戰能力。
這次演練,要求偵(zhen) 察分隊所有官兵背負60多斤的裝備,全程行軍(jun) 114公裏,共曆時三天兩(liang) 夜。隊員剛出發沒多久,就被一道高80多米的自然崖壁擋住了去路。為(wei) 了按時到達指定地域,指揮員臨(lin) 機決(jue) 策,果斷采取索降的方式通過崖壁。
武裝泅渡,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顯得異常艱難。他們(men) 不僅(jin) 要克服高原環境下劇烈運動而導致的缺氧,還要麵臨(lin) 水中的低溫。官兵們(men) 巧妙利用攜行具的浮力,交替掩護射擊,悄然向岸灘接近。
偵(zhen) 察兵是一把尖刀,冰川就是他們(men) 的磨刀石。從(cong) 4500米的寬穀區到5500多米的冰川地帶,攀升的不僅(jin) 是海拔,更是對體(ti) 能和技能的極限挑戰。隊伍繼續前行,一道高40多米,近乎垂直的冰壁,成了他們(men) 的“攔路虎”。先鋒攀登率先利用專(zhuan) 業(ye) 工具,建立保護站,掛好保護繩,隊員依次攀登而上。
堅硬的冰麵、積雪融化的水流、隨處掉落的冰塊,給攀登增加了極大的難度,冰裂、暗溝、雪崩更是時刻威脅著每一名隊員,要完成敵後破襲,他們(men) 隻有向上攀登,別無選擇。登上冰壁,被積雪掩蓋的冰裂隙變成了最大的危險。官兵們(men) 每9人連接一起,分為(wei) 兩(liang) 組,由領攀者向前開辟前進路線,後麵的人踩著腳印依次前進。原本300多米的距離,官兵們(men) 卻花了整整4個(ge) 多小時才順利的通過,到達頂峰。
夜幕降臨(lin) ,夜間按照方位角行進,漆黑的高原,能見度小,而且缺乏參照物。
記者:連長,我們(men) 怎麽(me) 又原路返回了?
偵(zhen) 察連連長王聰:高原夜間行軍(jun) ,沒有參照物,方向走錯,所以我組原路返回。
重新確認方向後,經過1個(ge) 多小時的急行軍(jun) ,前沿偵(zhen) 察分隊終於(yu) 按照時間節點到達指定地域,開設敵後觀察哨,並將敵情通報給指揮中心。隨後。破襲分隊依據打擊數據迅速對目標實施打擊。
西藏軍(jun) 區某合成旅旅長 張家林:高海拔地區自然環境極端惡劣,對我們(men) 開展實戰化練兵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men) 充分利用高原高寒條件模擬實戰化環境,從(cong) 目標獲取、監視,到引導打擊、敵後破襲,晝夜不間斷連續行動,錘煉摔打部隊,磨礪偵(zhen) 察分隊全天候,全地域作戰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