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超13萬人次為拉薩南山添綠

發布時間: 2020-09-16 09:54: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西藏商報

  從(cong) 2012年開始,拉薩市全力推進“樹上山”南山造林綠化工程,以建設綠色拉薩、生態拉薩。在麵臨(lin) 立地條件差、技術難度高等諸多困難的情況下,工人們(men) 先後在不同海拔、不同立地類型的南山片區,進行了春季、雨季和秋季人工造林試驗。截至目前,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工程、拉薩鵬矗生態園已完成造林3323畝(mu) ,栽植各類苗木75萬(wan) 餘(yu) 株,喬(qiao) 、灌、草共93個(ge) 品種,成活率在85%以上,在全區實現了幹旱、半幹旱地區山體(ti) 人工造林零的突破。

  摸索出一係列措施 

  成功實現了“樹上山”

  “從(cong) 2012年起,就開始南山造林綠化工程項目了。”聖地園林工程一部負責人多布拉介紹。南山造林綠化工程區域海拔在3600-4050米間,平均坡度達60度。土質為(wei) 沙壤土,土層薄,平均厚度僅(jin) 為(wei) 10厘米,土壤貧瘠,山體(ti) 大部分區域岩石裸露,質地為(wei) 粗砂礫,石礫含量高達60%-70%。南山有晝夜溫差大、多風,降水量少、土壤蒸發量大等特點。“這一自然因素,成為(wei) 我們(men) 在山體(ti) 造林綠化的‘攔路虎’,以致在山體(ti) 區域植樹難、成活難、管護難。”一位參與(yu) 南山造林綠化的工人告訴記者。

  在麵臨(lin) 立地條件差、技術難度高等諸多困難的情況下,工人們(men) 先後在不同海拔、不同立地類型的南山片區,進行了春季、雨季和秋季人工造林試驗。有針對性地試種了不同苗木來源地和不同規格的喬(qiao) 木、灌木20餘(yu) 種,摸索出了適宜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的苗木品種、規格、栽植技術和管護措施,克服了南山海拔高、立地條件差和水分蒸發快等困難,成功實現了“樹上山”。

  “截至目前,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工程、拉薩鵬矗生態園已完成造林3323畝(mu) ,栽植各類苗木75萬(wan) 餘(yu) 株,喬(qiao) 、灌、草共93個(ge) 品種。”多布拉說。

  結合生態狀況和環境特點

  全麵布局造林綠化總規模

  記者了解到,造林綠化工程結合一年一度的義(yi) 務植樹活動,在改變生態環境的同時,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大自然帶給我們(men) 的愉悅、綠色、健康。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實施南山造林綠化工程項目以來,每年駐拉薩市區直單位、武警部隊、學校等義(yi) 務植樹點都放在了南山,超13萬(wan) 人次參與(yu) 到義(yi) 務植樹當中,為(wei) 拉薩市“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南山造林綠化結合了生態狀況和環境特點。”聖地園林工程一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通過科學分析區域資源環境狀況和經濟技術條件,係統評價(jia) 植被分布、水熱組合及立地類型因素,根據項目區生態建設的實際需要和荒山荒地造林綠化的可行性,對造林綠化總規模、總投資進行了全麵布局。”

  造管並舉(ju)

  成活率在85%以上

  “遵循自然規律,因地製宜,宜喬(qiao) 則喬(qiao) 、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喬(qiao) 、灌、草相結合,使用鄉(xiang) 土樹種,增加生物多樣性,堅持造管並舉(ju) ,加強管護,從(cong) 投入和製度上落實‘三分種、七分管’,山體(ti) 綠化堅持先行試點,慎行穩進,依靠科技進步,解決(jue) 造林綠化難點問題,把造林質量和成活率、成林率放在第一位,保證造林綠化成效,真正做到因地製宣、建管並重。”多布拉說,“目前,成活率在85%以上,在全區實現了幹旱、半幹旱地區山體(ti) 人工造林零的突破。”

  拉薩市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通過建設該項目,有效保護了區域生態環境,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條件明顯改善,也為(wei) 更多人創造了良好的就業(ye) 環境,增加農(nong) 收民的就業(ye) 機會(hui) ,提高農(nong) 牧民收入,加快富餘(yu) 勞動力向二、三產(chan) 業(ye) 的轉移,逐步調整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實現了經濟文明、社會(hui) 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