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在西藏林芝,有這樣一群年輕人

本報記者 徐馭堯 發布時間:2020-09-22 13:37:00來源: 人民日報


森林消防隊員在巡邏。徐馭堯 攝

  核心閱讀

  對西藏林芝森林消防支隊的戰士們(men) 來說,除了森林防火,救助一些受傷(shang) 的野生動物也是重要的工作內(nei) 容。

  “誤闖民宅”的赤斑羚、雪夜受傷(shang) 的白唇鹿……近年來,隊員們(men) 多次救助、放歸野生動物,守護著這片山林,也守護著這些山間精靈。

  “叮……”電話響起,楊秀君打了一個(ge) 激靈,接起電話——

  “消防嗎?工廠裏跑進了一隻‘鹿’!”電話那頭,聲音緊張而急促,“大概是鹿吧,廠房弄得一團亂(luan) ,你們(men) 快來看看!”

  對楊秀君和他所在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隊來說,除了森林防火,救助一些受傷(shang) 的野生動物也是重要的工作內(nei) 容。近年來,他們(men) 已有多次救助、放歸野生動物的經曆。

  “它是保護動物,得注意救助方法”

  “明白了,出發!”掛下電話,楊秀君叫上隊員準備出發。一轉念,他又補了一句:“記得叫衛生員把藥包帶上。”

  10分鍾後,他們(men) 趕到現場。走進廠房,一個(ge) 黑影左衝(chong) 右跳,“哐啷”一下把一桌子物品打翻在地。仔細一看,這隻動物似鹿非鹿、四肢粗壯,頭生黑角、角短且圓。

  “早上上班,一進屋就看見這‘鹿’在屋裏折騰,隻能打電話請你們(men) 幫忙。”楊秀君邊聽廠房主任講緣由,邊打量著這“鹿”,琢磨辦法。

  “指導員,這是赤斑羚吧。它是保護動物,得注意救助方法。”消防隊文書(shu) 侯傑觀察後說。

  林芝境內(nei) 有西藏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5個(ge) 保護區,消防隊員經常和各種珍稀野生動物“打交道”。在野生動物誤入人類生活區時,如何捕捉而不傷(shang) 害它們(men) ,一直是隊員們(men) 麵臨(lin) 的難題。

  左右亂(luan) 跳,上下衝(chong) 撞,這隻“誤闖民宅”的赤斑羚有些惶恐。幾名隊員一擁而上,打上專(zhuan) 業(ye) 鎖扣,才把這個(ge) 小家夥(huo) 製服。

  衛生員旦增群旦急忙上前給赤斑羚做檢查,發現並無外傷(shang) ,專(zhuan) 門帶的藥包沒派上用場,他也鬆了口氣。幾個(ge) 人輕手輕腳抬起赤斑羚,用車子運送到野外。

  車在山巒間穿行,大家邊走邊瞅,尋找合適的地點——放歸點海拔不宜太低,和人類活動區域需保持一定距離。在山上繞了好幾圈,隊員們(men) 終於(yu) 找到一處合適的地點。打開車門,解開繩索,赤斑羚掙紮幾下站了起來,望見遠處一叢(cong) 野花,跑過去沒吃幾口,就向山裏奔去。

  “這不是咱附近住著的白唇鹿嗎”

  曾經,楊秀君和侯傑都過著與(yu) 野生動物朝夕為(wei) 伴的生活——海拔4350米、位於(yu) 米拉山的鬆多林政檢查站,承載著他們(men) 近十年的青春。

  白唇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men) 常在下午成群下山,前往鬆多林政檢查站附近的水源地喝水、覓食。為(wei) 在巡山時救助野生動物,消防隊員常攜帶藥箱。這其中,不少藥物是為(wei) 野生動物專(zhuan) 門購置的,衛生員也專(zhuan) 門學習(xi) 了對受傷(shang) 動物的處理技術。

  2015年冬天,鬆多林政檢查站大雪紛飛。夜裏10點,侯傑正烤火取暖,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打開門,一名藏族青年十分焦急,拽著侯傑便往外走。在一輛貨車旁,隻見一隻黑色的動物躺在雪地裏。

  “這不是咱附近住著的白唇鹿嗎?”侯傑連忙呼喊隊友,把白唇鹿抬回檢查站。風雪漸大,隊員們(men) 用自己的大衣包住它,仔細檢查白唇鹿的傷(shang) 情——大腿外部因為(wei) 摩擦留下了幾道血痕。衛生員拿出碘伏消毒,並掏出三角巾為(wei) 白唇鹿包紮。

  三天後,白唇鹿勉強能站起來;半月後,它已基本恢複,但仍未到理想放歸時間。侯傑知道,白唇鹿是群居動物,不能被獨自放歸。幾天後,成群的白唇鹿下山來覓食。望見同類,侯傑身旁的那隻白唇鹿一溜煙跑回了鹿群。

  2018年,鬆多林政檢查站被撤銷。雖然這意味著楊秀君和侯傑要同白唇鹿告別,但他們(men) 卻很高興(xing) 。“設置林政檢查站就是為(wei) 了防盜獵盜伐,如今各地打擊盜獵力度不斷加大,野生動物可以安心生活了。”楊秀君感慨。

  “獼猴放歸的地點需要仔細尋找”

  林芝的許多保護區與(yu) 城市鄉(xiang) 村犬牙交錯,許多野生動物時常誤闖人類居住地。如何讓迷失的動物安全返回野外,成為(wei) 消防隊員的新任務。

  如今,林芝森林消防支隊和森林公安機關(guan) 建立了一套良好的合作機製。楊秀君介紹:“像鳥類等小型動物,森林公安接警後可以自行處理。如果是遇到赤斑羚、野生獼猴這類較難救助和放歸的野生動物,一般交由森林消防處理。”

  救助、放歸野生動物,都需要專(zhuan) 業(ye) 知識,森林消防員也在積極“補課”。

  一年前,一隻野生獼猴跑進林芝市一家小商店。接警後,森林消防隊員及時到場並成功控製受驚的獼猴。消防隊員幾次在城郊山林將其放歸,但沒幾天,它又跑回支隊駐地。楊秀君等人疑惑不解,向動物保護專(zhuan) 家請教——原來,經過和人類的短暫相處,獼猴嚐到了被人類喂養(yang) 的甜頭,加上放歸地點並非其原始棲息地,所以,它還會(hui) 回歸人類居住區仰靠“投喂”。

  一年來,隊員們(men) 一有空就帶著獼猴出來找放歸點。“獼猴放歸的地點需要仔細尋找。”楊秀君介紹,盲目放歸,可能導致它與(yu) 陌生種群產(chan) 生衝(chong) 突,易造成傷(shang) 亡。

  目前,野生動物野化放歸的科學標準正逐步形成。隨著《林芝市被救護野生動物野化放歸大自然活動方案》等文件印發施行,全市的野生動物野化放歸工作更加科學規範。有專(zhuan) 家建議,相關(guan) 部門要根據受救助動物的生物學特征和生活習(xi) 性,選擇適宜的野放地點。

  救助野生動物,也拉近了人與(yu) 自然的距離,楊秀君說,“保護森林,保護這些山間精靈,我們(men) 責無旁貸。”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