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武漢西藏中學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新路徑

發布時間: 2020-09-23 09:52: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luyj09120_s.jpg
圖為(wei) 在武漢西藏中學舉(ju) 行的東(dong) 湖櫻園綠色行活動中,各族師生翩翩起舞。記者 索朗瓊珠 次仁片多 攝

  武漢西藏中學是全國首批內(nei) 地西藏班(校)之一,湖北省省級示範學校。一直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武漢西藏中學不忘民族教育辦學初心,牢記教育使命,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傾(qing) 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辦學特色,通過大力弘揚“和”文化、構建“融”體(ti) 係,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新路徑,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ti) ”“全國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示範學校”等稱號。

  把民族團結貫穿教育全程

  武漢西藏中學大力弘揚以“和”為(wei) 核心的民族文化,堅持以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為(wei) 主渠道,以民族團結館、教育黨(dang) 建工作室為(wei) 主陣地,廣泛開展“五個(ge) 認同”“四講四愛”教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每位師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課堂上滲透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實施漢藏“雙語”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貫穿“五個(ge) 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根基和防線。按照“課內(nei) +課外、線上+線下”的辦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曆史觀、文化觀。同時,積極開辟校園“第二課堂”。2019年建成一整棟樓的文化藝術中心(社團活動中心),麵向全體(ti) 學生開展“琴棋書(shu) 畫武戲茶”等專(zhuan) 業(ye) 社團教學,創辦了全國內(nei) 地西藏班第一本藏文刊物《漢藏一家人》。

  ——環境上烘托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武漢西藏中學匠心獨運建設學校環境文化,將整個(ge) 校園作為(wei) 開展“五個(ge) 認同”教育的開放式課堂。給樓棟、道路、景點、植物命名,“和美樓”“石榴路”充滿文化意蘊和教育功能;教學區分樓層展示各民族名人、各民族非遺文化、國家科技新成就、學校知名校友和身邊的榜樣;生活區民族團結長廊、民族團結浮雕、各民族運動畫卷等,以濃鬱的中華民族特色強化“五個(ge) 認同”教育。學生目之所及,處處有團結、處處有文化,觸景生情、因美生愛、因愛認同。

  ——陣地上展現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參觀民族團結館是新生入學第一課,民族團結館講解員全部由在校藏族學生擔任,引數據、說曆史,展現56個(ge) 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曆史和成就,講述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比西藏今昔巨變,謳歌黨(dang) 領導下的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導西藏學生增強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2018年,學校新建教育黨(dang) 建工作室,作為(wei) 學生業(ye) 餘(yu) 黨(dang) 校、團校的活動陣地之一,開展黨(dang) 史教育和時政教育,不斷加深學生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認同。與(yu) 時俱進,搭建指尖上的教育媒體(ti) ,學校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和官方校園網以及校園信息欄、宣傳(chuan) 欄構成融媒體(ti) 矩陣,及時報道學校新聞、表彰先進師生,增強師生認同感、榮譽感和歸宿感。

  在交往交流中實現交融

  武漢西藏中學學生全部為(wei) 西藏籍,其中有18名漢族進藏幹部子女;現有5名藏族藏文教師和1名正式在職在編藏族教師,學校師生實現了融合發展。學校探索“三混”(混校、混班、混住)“三交”(交往、交流、交融)的辦學模式,漢藏學生同學、同住,漢藏教師共教、共樂(le) ,藏文教師全麵參與(yu) 學校管理,全程參與(yu) 學生德育,各族師生在日常教育教學、生活娛樂(le) 中和諧相處、親(qin) 如一家,實現漢藏交融、師生融合。

  ——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在常規德育中,注重開展主題教育、節慶教育,用節日文化浸潤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形成品牌活動。學校每年舉(ju) 辦元旦文藝匯演慶典活動,邀請共建單位來校參加,開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動;每年暑假的“天路尋訪”高原家訪宣講活動,教師進學校、進家庭,學生上台講“四講四愛”,頌黨(dang) 恩、讚學校,實現內(nei) 地與(yu) 西藏、學校與(yu) 家庭、教師與(yu) 學生的多重融合。

  ——走進家庭,走向社會(hui) 。走出去、請進來,武漢西藏中學創設多樣化機會(hui) 和平台,讓師生融入學校、融入家庭、融入社區、融入社會(hui) 、融入武漢、融入湖北,從(cong) 而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學生在武漢西藏中學,有一群“武漢爸爸”“武漢媽媽”。節假日,藏族學生到學校幹部、教師家裏做客,到社會(hui) 愛心人士家裏做客。

  學校常態開展與(yu) 東(dong) 湖中學、常青一校、中南民大、麻城二中的共建活動,藏族學生與(yu) 漢族學生、武漢新疆班學生麵對麵交流。藏族孩子走進農(nong) 村、社區、學校、養(yang) 老院,讓學生懂得感恩並奉獻愛心,增進了漢藏民族情。

  與(yu) 此同時,發揮民族特色,搭建交流平台。承辦全國橋牌競賽、武漢市少數民族健身操等活動,接待美國中學籃球隊訪問,開拓了學生視野。組織學生外出參加武漢市民族運動會(hui) 、國際雜技節和金雞百花電影藝術節等活動,在體(ti) 驗中增進了文化交融。

  武漢西藏中學構建政府、社會(hui) 、學校“三位一體(ti) ”的貧困生資助體(ti) 係,確保每一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e) 。開展校內(nei) 師生結對、漢藏學生結對,與(yu) 周邊中學結對、與(yu) 西藏地區學校結對、與(yu) 高校結對、與(yu) 社區結對、與(yu) 社會(hui) 愛心人士結對、與(yu) 政府部門和社會(hui) 團體(ti) 結對等多種結對形式,通過交心談心、書(shu) 信往來、定期互訪等內(nei) 結外聯形式,開展“手拉手、心連心”“走親(qin) 戚”“一幫一”等活動,全方位關(guan) 心學生的生活、學習(xi) 與(yu) 心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學業(ye) 進步。學生在結對幫扶活動中學會(hui) 了感恩,深切體(ti) 會(hui) 到漢藏一家的民族情。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