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薩紮西德勒”,16日為(wei) 藏曆十月初一,“雪域江南”林芝迎來西藏最早的工布新年,在林芝米林縣派鎮吞白村公尊德姆農(nong) 莊,中國內(nei) 地遊客與(yu) 村民互致新年祝福,並一同到雅魯藏布江邊背回了寓意吉祥的“第一桶水”。
西藏被稱為(wei) 中國新年最多的地方,從(cong) 工布新年起,陸續還將迎來藏曆十一月初一阿裏普蘭(lan) 新年,十二月初一日喀則新年,以及第二年藏曆正月初一,全區範圍內(nei) 的傳(chuan) 統藏曆新年。
藏語意為(wei) “凹地”或“盆地”的工布主要包括林芝工布江達縣、米林縣和巴宜區,現泛指林芝市。工布新年期間,當地民眾(zhong) 除要穿上工布特色的節日盛裝外,響箭比賽和箭舞表演也必不可少,傳(chuan) 承有著數百年曆史的工布文化。
15日,在米林縣紮西繞登鄉(xiang) 彩門村,林芝各地藏族、珞巴族民眾(zhong) 組成20支隊伍,進行響箭比賽。45步開外,每當帶著尖利嘯聲的響箭命中直徑不足20厘米的目標時,別具一格的慶祝方式就成為(wei) 各隊競技之餘(yu) ,備受關(guan) 注的亮點。
巴魯是西藏自治區級非遺項目米林工布畢秀(畢秀即響箭箭頭)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他告訴記者,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有1500多年曆史的響箭已從(cong) 單一的表演形式發展成幾乎全民參與(yu) 的體(ti) 育運動。“畢秀製作技藝得到傳(chuan) 承,製作人年均增收6萬(wan) 元以上(人民幣,下同)。”
15日晚是工布新年“除夕夜”,吞白村村民身著工布藏裝,唱起祝酒歌,按照當地“三口一杯”的習(xi) 俗向賓客敬酒。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古突(一種麵疙瘩湯)、結達(由酥油、牛奶、糌粑和白糖揉成,用爐火加熱後食用),燃起篝火跳鍋莊,體(ti) 驗獨具特色的傳(chuan) 統民俗。
2018年吞白村38戶村民集資開辦了公尊德姆農(nong) 莊,幾經擴建已擁有73間客房,年純收入200多萬(wan) 元。該農(nong) 莊負責人德吉旺姆說,有了農(nong) 莊分紅和薪資,每戶家庭年均收入從(cong) 2至3萬(wan) 元增至10多萬(wan) 元。“工布新年是我們(men) 的節日,也成了體(ti) 驗林芝工布民俗文化的嘉年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