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日喀則市因地製宜,聚焦環境民生,多方位多舉(ju) 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建設和諧文明幸福美麗(li) 日喀則。通過不斷整改,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治理,綠色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圖為(wei) 日喀則市老城區一角。史金茹 攝
十一月的日喀則,白雲(yun) 悠悠,萬(wan) 江碧透,再配上層林盡染的山川河穀,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li) 畫卷。
行走在日喀則市周邊的蜿蜒村道上,人們(men) 不僅(jin) 能觀賞道路兩(liang) 邊質樸的藏式房屋,看孩童在院子裏嬉戲遊玩,還能在穿村而過的小河邊踱步,看周邊如畫的風景,享受靜謐悠閑的時光。
長期以來,日喀則市委、市政府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的殷殷囑托,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工作強度、惠民廣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體(ti) 製機製完善,綠色發展態勢良好、生態工程紮實推進、環境治理更加有效,把美麗(li) 鄉(xiang) 愁深深留在每一位百姓的心裏。
明確工作任務提升環境質量
明媚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幹淨整潔的客廳,桌上放著剛剛做好的午餐,老人頓珠旺姆滿臉笑容地坐在桌前。兩(liang) 年前,頓珠旺姆搬遷到了達那答鄉(xiang) 政府新區易地扶貧搬遷點,住上了獨家小院,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齊備,房前屋後花草茂盛。不僅(jin) 如此,周圍的環境也是草盛花香,有樹有河,一年四季的景色十分美麗(li) 。
日喀則市因地製宜,以建設和諧文明幸福美麗(li) 日喀則為(wei) 目標,紮實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民族團結示範城市建設工作,並製定出台了《關(guan) 於(yu) 建設美麗(li) 日喀則的實施意見》《關(guan) 於(yu) 深入實施生態珠峰戰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關(guan) 於(yu) 落實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責任製的通知》等指導性意見,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聚焦環境民生,日喀則市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突出沙塵、揚塵、機動車、煨桑等汙染控製,持續開展“散亂(luan) 汙”企業(ye) 綜合整治,積極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能力建設項目;完成了18個(ge) 縣(區)29個(ge)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和21個(ge) 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21項問題的整改,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落實了市政府與(yu) 各縣(區)、各縣(區)與(yu) 土壤重點監管企業(ye) 簽訂目標責任書(shu) 的工作機製,全市農(nong) 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全麵完成,土壤環境質量總體(ti) 保持穩定。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保護
“近幾年,村民們(men) 不但住上了新房子,而且周邊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了,現在我們(men) 村很多戶人家都準備開辦家庭旅館,來迎接更多的遊客。”亞(ya) 東(dong) 縣龐達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桑傑多吉高興(xing) 地說。
2016年以來,日喀則市進一步加大對濕地、土壤、水源等重點區域的保護與(yu) 建設力度,國家投資3.4億(yi) 元實施了桑珠孜區年楚河流域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項目、日喀則市康馬縣生態功能區保護工程、日喀則市生態監測站建設項目等重點生態環保類項目16個(ge) 。大力實施“奮力建設美麗(li) 日喀則、築牢生態安全屏障”重大生態工程,生態建設成效進一步凸顯。
截至今年上半年,總投資19.42億(yi) 元,共完成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80.2萬(wan) 畝(mu) 、森林撫育和治理沙化土地156.7萬(wan) 畝(mu) 、人工種草40.2萬(wan) 畝(mu) 、退牧還草休牧麵積1270萬(wan) 畝(mu) ,全麵落實生態補償(chang) 政策,兌(dui) 現森林生態效益補償(chang) 3.64億(yi) 元,草場生態保護獎勵資金13.2億(yi) 元,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6479.53萬(wan) 元,自然保護區管護資金1.346億(yi) 元,各族群眾(zhong) 在生態環保中獲得更多“綠色紅利”。
創新宣傳(chuan) 形式強化環保理念
通過不斷的教育宣傳(chuan) ,社會(hui) 的文明程度逐漸得到提高。在市區次仁拉姆的家裏,記者見到她把垃圾按照類別整整齊齊地擺放好,等待環衛工人上門收取。“現在,我們(men) 周邊的百姓都養(yang) 成了不亂(luan) 扔垃圾的好習(xi) 慣,垃圾分類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我們(men) 都知道保護環境就是在保護我們(men) 自己的家園。”次仁拉姆感慨地說。
近年來,日喀則市牢牢抓住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條主線,創新宣傳(chuan) 形式,用活用好“兩(liang) 微一端”媒介,帶動縣、鄉(xiang) 開展環保宣傳(chuan) ,形成層層作為(wei) 、多點開花的濃厚氛圍。創新開展“保護年楚河,我們(men) 在行動”環保誌願活動、“小手拉大手”校園環保宣傳(chuan) 活動、“綠色環保、低碳出行”騎行活動、“環保宣傳(chuan) 進企走工地”和“環保設施公眾(zhong) 開放日活動”等一係列豐(feng) 富多樣、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宣傳(chuan) 活動,在全社會(hui) 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營造了人人參與(yu) 環保、人人支持環保的良好態勢。
多措並舉(ju) 之下,如今的日喀則市麵貌煥然一新,和從(cong) 前相比截然不同。一座座具有曆史文化價(jia) 值的房屋經過提升整改後煥發出勃勃生機,蔚藍清澈的年楚河畔樹木長勢旺盛……這不僅(jin) 讓周邊的群眾(zhong) 笑開了顏,更讓遠到而來的遊客流連忘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