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走過2020,以一種承上啟下的姿態

發布時間:2020-12-21 08:3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20年暑期,中國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去西藏”的打卡曬圖熱潮。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下,西藏的盛景和及早控製疫情足以滿足人們(men) 於(yu) 特殊之年“抵達遠方”的向往。


資料圖:遊客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上拍照留念。趙延 攝

  疫後複蘇,領先全國

  作為(wei) 中國邊疆省區,西藏疫情防控成效彰顯:一來得益於(yu) 其獨特的地理與(yu) 氣候條件,二則是自治區政府的及時應對和有效措施。自2月12日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西藏10個(ge) 多月以來一直保持確診及疑似病例清零狀態。

  正因如此,西藏也是中國最早開始恢複經濟社會(hui) 活動的省區。以拉薩旅遊業(ye) 為(wei) 例,1至11月遊客接待量逾2000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近300億(yi) 元人民幣,恢複情況位居全國前列。而防疫出色、經濟複蘇僅(jin) 是西藏今年各項事業(ye) 推進的縮影。

  西藏旅遊業(ye) 的勃興(xing) ,不隻來自雪域風光和文化民俗,更有宗教傳(chuan) 奇與(yu) 神秘靈性的吸引。今年回藏開展佛事及社會(hui) 活動的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先後去往拉薩、那曲、林芝、日喀則等地。在藏傳(chuan) 佛教不同教派和苯教的多座寺廟參訪禮佛,班禪講話時多次提及,當地僧眾(zhong) 生活、學經現狀良好,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賡續傳(chuan) 承。

  從(cong) “搬新家”到“謀新業(ye) ”

  西藏74個(ge) 縣已於(yu) 去年底全部脫貧,曆史性消除貧困問題。但“摘帽”並非脫貧的終點,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書(shu) 記吳英傑今年10月介紹,全區脫貧攻堅今起將由集中攻堅全麵轉入鞏固提升階段。

  資料圖:拉薩首個(ge) “社區工廠”為(wei) 不少城市留守婦女提供就業(ye) 崗位,讓她們(men) 實現增收。 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在易地搬遷成為(wei) 徹底解決(jue) 西藏高海拔地區“一方水土養(yang) 不好一方人”生存困境的有效舉(ju) 措後,“搬新家”與(yu) “謀新業(ye) ”能否兼顧?

  發展產(chan) 業(ye) 、實施培訓、鼓勵就業(ye) ……截至10月,西藏易地搬遷後實現就業(ye) 的人口累計達12.3萬(wan)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孫宏年對中新社記者分析,隻有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脫貧攻堅無縫銜接,才能使脫貧成果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2020年西藏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令人矚目,尤其是“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及的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修建報告,在9月底獲國家發改委批複。這意味著川藏之間由鐵軌相連的時代正在發展,進藏第二條“天路”或為(wei) 更多希望親(qin) 臨(lin) 雪域的人們(men) 打開方便之門。

  資料圖: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接觸網專(zhuan) 業(ye) 首件工程在西藏山南市紮囊至紮其區間成功建成。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西藏環境汙染防治力度並未減弱。相關(guan) 監測數據顯示,西藏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統總體(ti) 保持穩定,雪域高原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地區之一。

  治藏方略麵向未來

  中央對西藏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也在今年迎來一個(ge) 重要節點。8月舉(ju) 行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總結過去五年經驗,深刻闡釋中共治藏方略內(nei) 涵,給未來中央對藏工作提供指引。西藏工作要以“依法治藏、富民興(xing) 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為(wei) 重要原則,從(cong) 以往強調管製、支援,到現在提倡共治、參與(yu) ,更符合潮流與(yu) 民心,顯示中央治藏更多強調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涉藏工作也將進一步走向製度化、規範化、民主化。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和此後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為(wei) 西藏製定更高目標:長期保持全國領先的經濟增幅的前提下,西藏經濟將轉變發展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藏研中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格桑卓瑪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十四五”期間,西藏應開始思考自身定位以及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所能貢獻的更大能量。轉結構、提質量,可從(cong) 實現第一與(yu) 第二、三產(chan) 業(ye) 的結合入手,生態旅遊業(ye) 存在巨大潛力。

  2020,對於(yu) 西藏是具有承上啟下意義(yi) 的一年。接下來,不斷見證曆史、創造曆史的西藏,將如何以更加開放、包容、進取的姿態迎接未來,更加值得外界仔細觀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