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農(nong) 行朗縣行仲達營業(ye) 所幹部員工,利用清明假期前往海拔4100米的登木鄉(xiang) 最偏遠的桑瓊村開展“送金融精準扶貧知識下鄉(xiang) ”活動。胡波 攝
記者31日從(cong) 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以下簡稱:農(nong) 行西藏分行)獲悉,近年來,農(nong) 行西藏分行積極落實中央賦予西藏的各項優(you) 惠政策,通過各種金融服務手段有效滿足了全區各族民眾(zhong) 特別是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金融服務需求。
2019年11月底,昌都市正在大範圍開展更換社保卡業(ye) 務,八宿縣郭慶鄉(xiang) 崗塔村60歲的村民紮西因腿腳不便沒法去銀行現場辦理,正當他犯愁的時候,當地夏雅營業(ye) 所的工作人員往返驅車5小時,帶著設備到他家激活了社保卡,並告知其使用方法,這讓紮西十分感動。
據該行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這樣的場景,幾乎在每一家農(nong) 行網點都發生過。幫遺失錢包的客戶找回財物,耐心清點損壞的紙幣,冒著風雪為(wei) 客戶上門辦理業(ye) 務,為(wei) 身患重病的客戶提供上門服務……據統計,近兩(liang) 年來農(nong) 行西藏分行為(wei) 特殊客戶群體(ti) 開展上門服務900餘(yu) 次,為(wei) 農(nong) 牧區百姓和醫院、學校等上門服務2萬(wan) 餘(yu) 次,累計辦理各類業(ye) 務20多萬(wan) 筆,涉及交易金額50多億(yi) 元(人民幣,下同)。
尼瑪拉姆是西藏比如縣比如鎮切瑪村牧民。近日,她在縣農(nong) 行通過電子指紋簽名係統成功激活了自己的社保卡。據了解,電子指紋簽名是農(nong) 業(ye) 銀行專(zhuan) 門針對農(nong) 牧區不識字客戶以及不方便手寫(xie) 簽名的客戶推出的一項便民舉(ju) 措。
圖為(wei) 農(nong) 行岡(gang) 仁波齊營業(ye) 所開展流動金融服務。胡波 攝
此外,農(nong) 行西藏分行還不斷增設物理網點,推出了藏語版智付通和掌上銀行,推進“金穗惠農(nong) 通”工程,積極代理新農(nong) 保、城居保等民生金融業(ye) 務,讓更多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享受到優(you) 質、便捷的現代金融服務。
今年3月,西藏山南市曲鬆縣曲鬆鎮曲鬆村的貧困戶洛桑次仁順利收到30萬(wan) 元“藏雞貸”貸款,這是農(nong) 行西藏分行首筆“藏雞貸”業(ye) 務。
據介紹,結合各市(地)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特色,農(nong) 行西藏分行創新推“青稞貸、犛牛貸、藏雞貸、蟲草貸、藏藥貸”等15項專(zhuan) 項用途的特色貸款產(chan) 品,有效解決(jue) 了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融資難”問題。據統計,此係列產(chan) 品已發放1800多筆,貸款金額2億(yi) 多元,幫助農(nong) 牧戶走上產(chan) 業(ye) 致富新路子。
“解群眾(zhong) 之所困,服務覆蓋有廣度。”該負責人說,紮西崗鄉(xiang) 典角村是阿裏地區噶爾縣的一個(ge) 邊境村,距離最近的銀行網點有38公裏,農(nong) 行設立的惠農(nong) 通服務點,大大方便了當地百姓。“以前取錢、轉賬都要跑到幾十公裏外的鄉(xiang) 上,現在買(mai) 菜的功夫就能取錢、繳納各種費用,還能給孩子轉學費,非常方便。”典角村村委書(shu) 記索南次仁說。
西藏大部分鄉(xiang) 鎮和農(nong) 牧區都地處偏僻、居住分散、交通不暢,金融服務薄弱。為(wei) 了滿足這些農(nong) 牧民們(men) 的金融需求,農(nong) 行西藏分行不斷創新服務方式,相繼推出“馬背銀行、摩托車銀行、汽車銀行、網上銀行”等多種形式,構建了“物理網點+自助設備+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三農(nong) 金融服務點+流動金融服務”五位一體(ti) 的金融服務模式,切實打通農(nong) 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裏”。
據統計,農(nong) 行西藏分行現有機構網點522個(ge) ,其中95%的機構網點、70%的人員常年堅守在西藏自然環境最惡劣、基礎設施最落後、經濟基礎最薄弱、生產(chan) 生活條件最艱苦的縣域和廣大農(nong) 牧區;設置“三農(nong) ”金融服務點5000多個(ge) ,實現了全區鄉(xiang) 鎮全覆蓋,在素有“世界海拔最高鄉(xiang) ”之稱的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xiang) 等地也能享受到農(nong) 行的流動金融服務。
農(nong) 行西藏分行行長林慶表示,作為(wei) 西藏金融機構中第一大行,接下來,農(nong) 行西藏分行將圍繞“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始終堅持普惠金融的曆史傳(chuan) 承和責任擔當,立足西藏實際,將傳(chuan) 統金融服務與(yu) 智能創新相結合,普遍適用與(yu) 分類推進相結合、線上服務與(yu) 線下渠道相結合,做實做細優(you) 質金融服務各項工作,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