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電力天路架雲端 雪域高原展新顏

——“十三五”時期西藏電網發展綜述

發布時間: 2021-01-06 09:00:00 來源: 西藏日報

  寒冬時節的阿裏地凍天寒。2020年12月,在日土縣加偉(wei) 雪山農(nong) 牧產(chan) 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羊毛加工廠,生產(chan) 設備的轟鳴聲讓總經理土丹曲培感受到一份別樣的溫暖。這個(ge) 冬天,伴隨著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以下簡稱:阿裏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羊毛加工設備不再因缺電而停轉,土丹曲培和工程沿線38萬(wan)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一樣,迎來了“亮堂堂”“暖烘烘”的新生活。

  近年來,西藏電網步入了曆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大、成效最明顯的新時期,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特別是“十三五”以來,隨著主電網持續實現升級換代,供電服務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供電範圍不斷向更加艱苦偏遠地區延伸,為(wei) 全區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電力支撐。

  架起幸福網 主電網不斷升級換代

  “這幾年,我們(men) 西藏電網發展得太快了!能夠參與(yu) 其中,絕對是人生一次寶貴的經曆!”談起“十三五”以來親(qin) 曆西藏電網發展建設的感受,2015年參加工作的國網西藏檢修公司變電運維二班副班長張鵬感慨萬(wan) 分。

  張鵬的感慨不無道理。5年來,西藏先後開工建設了繼青藏聯網、川藏聯網之後的第3條、第4條“電力天路”—藏中聯網工程、阿裏聯網工程,實現了藏中電網與(yu) 西藏昌都電網、四川電網的互聯互通,全區邁入了以500千伏超高壓為(wei) 主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西藏統一電網新時代,累計新增110千伏級以上變電站39座、輸電線路8600餘(yu) 公裏、變電容量近1300萬(wan) 千伏安。伴隨著西藏電網的發展,他本人也作為(wei) 技術骨幹,先後投入到西藏多個(ge) 220千伏變電站和500千伏變電站的運行維護工作,從(cong) 一名初出茅廬的新員工,迅速曆練成長為(wei) 一名技術嫻熟的“老師傅”。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給“老西藏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nei) 涵。近年來,雪域高原上一座座鐵塔拔地而起,一條條銀線輸送著溫暖與(yu) 光明。而這背後,正是一批又一批像張鵬一樣的電力建設者,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的一個(ge) 又一個(ge) 奇跡。麵對海拔高、自然環境複雜、施工難度大的高原環境,他們(men) 以百折不撓、淩雲(yun) 壯誌、使命必達的英雄氣概,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時間回溯到兩(liang) 年前,那是2019年的寒冬臘月,在綿延500公裏的阿裏聯網工程220千伏線路沼澤地施工現場,一場與(yu) 時間賽跑的“攻堅戰”正在打響,電力建設者們(men) 頂著寒風暴雪,忍著劇烈的高原反應,戴著護目鏡,背著氧氣瓶,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上,準備搶在天氣回暖和凍土消融前,完成沼澤地基礎澆築工作。

  2020年1月,阿裏聯網工程沼澤地施工進入關(guan) 鍵時期,時任工程包13標段項目經理的國網西藏電建公司員工黃小洪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施工現場最低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35度,帳篷被肆虐的狂風摧殘坍塌,能見度極低。

  “一方麵要考慮團隊人員的生命安全保障,另一方麵又要完成艱巨的施工任務,我們(men) 好幾次被迫撤離到了安全區域,但最終還是克服了各種困難。”回憶起那段經曆,黃小洪充滿自豪,為(wei) 了能夠讓更多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早日用上安全、穩定、可靠的大網電,他和一批批“電力天路”的開拓建設者一樣,麵對困難選擇了一次次迎難而上,用頑強的毅力架起了一座座屹立世界的“極地飛虹”。

  照亮脫貧路 供電範圍不斷拓展延伸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在這5年間,主電網的快速升級換代,也為(wei) 電網加速向更為(wei) 偏遠艱苦地區延伸覆蓋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藏在海拔5000多米哲拉山中的林芝市察隅縣南雪村,是一個(ge) 隻有9戶人家的偏僻閉塞的小村落。每年7月,在經曆長時間的大雪封山後,南雪村到了一年中采蟲草的最佳季節,一天十幾個(ge) 小時紮在深山中,南雪村村民次仁多吉常常跟家人處在失聯狀態。

  南雪村路旁的那輛柴油發電車,一年四季幾乎都處於(yu) 工作狀態,十幾部手機擠在一張小桌子上,圍著發電車充電。“過去給手機充電可不容易,有時候索性就不帶手機了,好幾次家裏有急事卻聯係不上我,自從(cong) 連上了大網電,手機隨時都有電,這樣的事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家人也能放心了。”次仁多吉說。

  曾經的南雪村,全村40多口人靠一台隻有12千瓦的小水力發電機供電,東(dong) 家點燈西家滅,到了冬季大雪封山,水力發電機發不出電,全村人幾乎無電可用。伴隨著林芝市察隅縣古卡鄉(xiang) 10千伏及以下中低壓配電工程的順利完工,給南雪村的群眾(zhong) 帶去了安全可靠的電力。

  隨著一根根電杆拔地而起,一條條銀線縱橫穿梭,農(nong) 牧區電網的麵貌煥然一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也在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中漸漸發生著變化。

  在距拉薩1000多公裏外的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科迦村,每當夜幕降臨(lin) ,村裏便會(hui) 響起陣陣嘹亮的藏戲鼓角聲。39歲的達瓦洛珠是村裏藏戲團的團長,他最大的心願便是將科迦藏戲發揚光大,由於(yu) 當地的老百姓白天基本都在地裏幹活,隻有晚上才有時間排練,可就在這一天僅(jin) 有的時間裏,常常因為(wei) 缺電,排練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我們(men) 排練效果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wei) 電不夠用,每天晚上還沒練習(xi) 幾遍,排練場就沒電了,慢慢的大家也就沒什麽(me) 熱情。”達瓦洛珠說。

  一直以來,科迦村依靠55千瓦的小水電站供電,2015年增加了普蘭(lan) 縣二級水電站,這兩(liang) 個(ge) 電站加起來共2000千瓦,供整個(ge) 縣城用電,一到冬季,河道結冰,停電就成了家常便飯的事。

  隨著阿裏聯網工程的投運,普蘭(lan) 縣接入大網電,達瓦洛珠的排練場熱鬧了起來。“我們(men) 晚上也可以排練了,排練好了出去演出不僅(jin) 能夠讓更多人了解科迦藏戲,還能增加村民的收入。”達瓦洛珠計劃著為(wei) 藏戲團添置一些音響設備。

  5年來,國網西藏電力全麵完成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暨農(nong) 網改造升級建設基礎上,先後投資約224億(yi) 元,推進實施了西藏新一輪農(nong) 網改造升級“兩(liang) 年攻堅戰”(2016年—2017年)工程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工程,累計惠及近230萬(wan) 人口,推動全區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了從(cong) “用上電”到“用好電”的巨大轉變。截至目前,西藏主電網已覆蓋全區74個(ge) 縣(區)和主要鄉(xiang) 鎮,供電人口近330萬(wan) 。

  當好先行官 供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西藏水資源理論蘊藏量居全國首位,同時也是世界上太陽能資源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地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戰略儲(chu) 備基地。大力開發利用水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積極推動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既符合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也符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

  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yu) 曆史和自然等諸多原因,電力嚴(yan) 重短缺一直是製約西藏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瓶頸。直到2011年青藏聯網工程建成以後,才結束了西藏電網孤網運行的曆史,有力緩解了西藏長期以來的缺電問題。

  位於(yu) 拉薩的高爭(zheng) 水泥廠便是青藏電力聯網工程投運的受益者之一。

  “電力對我們(men) 廠來說至關(guan) 重要,因為(wei) 目前全區經濟發展迅速,水泥需求旺盛,市場供不應求,即使停電一小時,對於(yu) 我們(men) 廠的經濟效益影響也是巨大的,曾經因為(wei) 缺電,我們(men) 廠平均每年停產(chan) 3個(ge) 月,最長時一年停產(chan) 了6個(ge) 月。”談起電力供應問題,西藏高爭(zheng) 水泥廠生產(chan) 部經理李建勇說。此前,由於(yu) 電力供應短缺,高爭(zheng) 水泥廠用電難以得到保障,尤其是作為(wei) 工業(ye) 用戶,水泥廠需要經常為(wei) 民用電“讓路”,停電是家常便飯。青藏聯網工程投運後,該水泥廠電力短缺問題終於(yu) 得到了徹底解決(jue) 。

  正是得益於(yu) 這些年的快速發展,西藏電網供應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也使得電力能源在助力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更加充分地發揮了“先行官”作用。

  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是西藏首條電氣化高速鐵路。電氣化高速鐵路的電力機車,需要通過鐵路沿途的供電係統源源不斷地為(wei) 其輸送電能來驅動車輛,沿線還需要配套相應的電氣化設備為(wei) 列車提供電力保障。因此,以外部電能作為(wei) 動力的高鐵,對高質量的電能要求十分迫切。

  在藏中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前,鐵路沿線大部分局域電網最高電壓等級隻有110千伏,供電可靠性低。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供電工程作為(wei) 藏中聯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建成投運後,不僅(jin) 加強了西藏中部地區電網網架結構,滿足藏中電網負荷發展、川藏鐵路拉林段電氣化供電和沿線牽引站接入需要,而且也將對後期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拉林鐵路供電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目前川藏鐵路拉林段已進入攻堅階段,鐵路建設對電力的需求也很大,我們(men) 單月的用電量最高達到了400多萬(wan) 度,如果沒有可靠的電力供應作為(wei) 保障,川藏鐵路的建設將麵臨(lin) 巨大的挑戰。”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拉林四電工程指揮部的負責人白小偉(wei) 說。

  近5年來,西藏電網用電負荷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最高用電負荷已達到163萬(wan) 千瓦,年均增長22%。全社會(hui) 用電量從(cong) 2015年的40.53億(yi) 千瓦時躍增至2020年底的82.45億(yi) 千瓦時,增幅翻番,並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為(wei) 經濟社會(hui) 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與(yu) 此同時,在滿足電力內(nei) 需的基礎上,西藏電網還逐步打通了豐(feng) 水期藏電外送通道,並依托資源優(you) 勢不斷加大電源建設。自2015年首次實現藏電外送以來,西藏電網已累計實現藏電外送超過65億(yi) 千瓦時,為(wei) 助力全區乃至全國節能減排,推動西藏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貢獻了積極力量。

  如今的西藏電網,正在以更加嶄新的姿態邁進新時代。“2020年6月至10月,西藏清潔能源已通過青藏、昭沂直流經山東(dong) 送至雄安新區消納電量1億(yi) 千瓦時,助推受端地區節約標準煤消耗2.99萬(wan) 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9.92萬(wan) 噸、二氧化硫0.29萬(wan) 噸,助力西藏清潔能源最大規模消納和受端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國網西藏電力交易中心綜合部主任李國強介紹。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