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區三州”行,走進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甲竹村。村民喬(qiao) 頓珠過去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卻成為(wei) 了當地的致富能手。這種轉變是怎樣發生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wei) 人知的故事?
一早,喬(qiao) 頓珠就忙活起來了,他要去山上自家的藏香豬場,這是他養(yang) 藏香豬的第二個(ge) 年頭。靠著養(yang) 殖藏香豬,喬(qiao) 頓珠家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2000元,而在以前,這個(ge) 數字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轉變發生在精準扶貧開展之後。2016年3月,喬(qiao) 頓珠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他成為(wei) 了一名合格的生態管護員。
盡管有了一份穩定工作,但喬(qiao) 頓珠意識到,生態管護員的工作隻能解決(jue) 溫飽,並不能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扶貧工作隊了解到喬(qiao) 頓珠這個(ge) 想法之後,順勢推薦他養(yang) 殖藏香豬。藏香豬是西藏、雲(yun) 南、甘肅等地一種特有的牲畜品種。它肉質鮮美、營養(yang) 豐(feng) 富,深受人們(men) 的喜愛。藏香豬適合野外放養(yang) ,利潤比較大。甲竹村的地理環境也非常適合養(yang) 殖藏香豬。
在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喬(qiao) 頓珠申請到了五萬(wan) 元扶貧小額貼息貸款。2018年,喬(qiao) 頓珠成為(wei) 村裏第一個(ge) 養(yang) 殖藏香豬的人。兩(liang) 年下來,第一批11頭藏香豬長得健康又結實,一上市就銷售一空。喬(qiao) 頓珠越幹越起勁,將養(yang) 殖規模擴大到70多頭。隨著規模的擴大,養(yang) 殖場的衛生防疫顯得更為(wei) 重要,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防疫專(zhuan) 家定期來到養(yang) 殖場進行指導。
規模擴大後,喬(qiao) 頓珠麵臨(lin) 的還有銷路問題。
如今,喬(qiao) 頓珠的藏香豬養(yang) 殖場已經初具規模,在外打工的兒(er) 子也回到家鄉(xiang) ,一起打理養(yang) 殖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