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富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人均收入增長超百倍

發布時間: 2021-01-15 08:35:00 來源: 新華網

  藏曆新年和農(nong) 曆春節將至,西藏山南市乃東(dong) 區昌珠鎮克鬆社區一派繁忙景象。

  這個(ge) 距山南市區僅(jin) 十幾分鍾車程的城郊社區,被稱作“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60多年前,這裏率先進行民主改革,並進行了西藏曆史上第一次由被解放農(nong) 奴參與(yu) 的民主選舉(ju) ,先後誕生了西藏第一個(ge)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支部、第一個(ge) 農(nong) 民協會(hui) 和第一個(ge) 人民公社。

  記者日前從(cong) 克鬆社區居委會(hui) 了解到,當地年人均純收入目前已達22301元,約為(wei) 1978年的111倍,40餘(yu) 年間增長超百倍。

  製度飛躍和持續的政策支持,是克鬆實現翻天覆地變化的動力。

  民主改革之前,克鬆“谿卡”(莊園)有農(nong) 奴302人。今年78歲的老人索朗頓珠記得,那時自己全家和牲口住在一個(ge) 棚子裏,每天啟明星還沒升起就要起床幹活兒(er) ,遲到了就要挨鞭子。

  1959年3月,中央領導西藏各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昔日農(nong) 奴當家作主。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釋放了高原農(nong) 民的創新活力。農(nong) 奴的後代土多買(mai) 了村裏的第一台東(dong) 風卡車,成了村裏第一個(ge) 萬(wan) 元戶;達娃次仁興(xing) 辦了遠近聞名的粉條廠,帶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共同增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克鬆迎來巨變:國家投資近4000萬(wan) 元,啟動“生態文明小康示範點”建設,整修排水、照明、綠化係統,修建便民服務中心、農(nong) 家書(shu) 屋、學習(xi) 室、娛樂(le) 室,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社區農(nong) 機化作業(ye) 率已達98%,糧食畝(mu) 產(chan) 量比民主改革前翻了近三番;2019年農(nong) 村經濟總收入超3800萬(wan) 元,其中交通運輸業(ye) 、商業(ye) 、服務業(ye) 、加工業(ye) 等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占比已超八成;全村共有45輛運輸和旅遊車,445名勞動力中七成外出務工,80餘(yu) 畝(mu) 土地實現流轉,300餘(yu) 畝(mu) 土地與(yu) 公司簽訂飼草收購合同;村裏成立了12個(ge) 合作社,村集體(ti) 經濟年純利潤達36萬(wan) 元……

  如今的克鬆社區裏建起了克鬆陳列館,開放黨(dang) 支部舊址和克鬆莊園遺址供遊客參觀。“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產(chan) 黨(dang) ”的標語刻在社區大門兩(liang) 旁,這是曆史的寫(xie) 照,也是人民的心聲。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