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由兩(liang) 位那曲籍學者班覺和頓珠拉傑合著的《走近那曲》新書(shu) 發布會(hui) 在拉薩舉(ju) 行。班覺和頓珠拉傑曾長期在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從(cong) 事學術研究工作,飽含對家鄉(xiang) 的熱愛,他們(men) 曆時數月、走遍那曲市所轄11個(ge) 縣(區)考察調研後,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涵蓋那曲過去和現在、人文曆史與(yu) 自然風貌,最終濃縮成這部《走近那曲》。
發布:承載對故鄉(xiang) 的厚重情感
在發布會(hui) 上,班覺和頓珠拉傑與(yu) 在座嘉賓、讀者朋友進行了深入交流與(yu) 分享。班覺介紹,創作《走近那曲》經曆了很長時間的醞釀和積累。從(cong) 創作到新書(shu) 與(yu) 讀者見麵,這本書(shu) 早已承載了兩(liang) 位學者對於(yu) 故鄉(xiang) ——那曲的厚重情感。
多年來,班覺與(yu) 頓珠拉傑一直行走在藏北這片熱土上,兩(liang) 人分別致力於(yu) 藏學、人類學及象雄文化等不同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記者了解到,班覺與(yu) 頓珠拉傑都是土生土長的那曲人,他們(men) 憑借著對這片土地上周邊生活的感性認識的積累,以及來自父輩關(guan) 於(yu) 遊牧文化的熏陶,再加上三十多年來的學術研究沉澱,這些都成為(wei) 後來滋養(yang) 他們(men) 創作的養(yang) 分。
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走近那曲》,也是西藏精準文化傳(chuan) 媒發展有限公司近幾年傾(qing) 力打造的一批具有一定人文精神、文化符號、社會(hui) 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產(chan) 品之一。該公司董事長卓瑪德吉說:“該書(shu) 的出版,我們(men) 從(cong) 公司角度一直高度重視,耗時數年才與(yu) 廣大讀者朋友見麵。我們(men) 希望該書(shu) 能引起文化上的新熱度,讓更多人走近那曲、了解那曲、愛上那曲,進一步豐(feng) 富和挖掘那曲豐(feng) 厚的人文和旅遊資源,讓《走近那曲》成為(wei) 認識和了解那曲的重要書(shu) 籍。”
初衷:讓更多人了解那曲
說起《走近那曲》的創作初衷,班覺講起了故事。那是2012年的冬天,由原那曲地區旅遊局、那曲地區廣電局、那曲地區文化局共同打造的“象雄文化長廊”項目正式開啟,兩(liang) 位學者有幸全程參與(yu) 其中,並與(yu) 項目組一道走訪了阿裏的部分縣、那曲的所有縣和昌都的部分縣,再一次深度體(ti) 驗了那曲各縣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搜集了很多第一手的人文曆史資料,捕捉到了很多秀美的圖片。“我倆(lia) 都是那曲人,但是那次是真正意義(yi) 上走遍家鄉(xiang) 。我們(men) 的家鄉(xiang) 太美了,但是很少有人關(guan) 注它,於(yu) 是我們(men) 決(jue) 定開始寫(xie) 這本書(shu) ,讓更多的人知道那曲,了解那曲。”頓珠拉傑說。
班覺與(yu) 頓珠拉傑希望外界對那曲有一個(ge) 較為(wei) 直觀的了解,也為(wei) 那曲市打造文化旅遊產(chan) 品提供一個(ge) 可靠參考。“我們(men) 熱切地希望《走近那曲》能為(wei) 提升那曲文化旅遊品位,在打造那曲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文化品牌中發揮一點作用。同時,為(wei) 深入挖掘羌塘高原悠久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傳(chuan) 統遊牧文化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hui) 有更多的全麵、深入介紹那曲的精品力作不斷湧現。”班覺和頓珠拉傑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
關(guan) 注:藏北遊牧文化傳(chuan) 承發揚
《走近那曲》關(guan) 注藏北遊牧文化在羌塘高原的傳(chuan) 承和發揚,希望更多人從(cong) “走近那曲”到“走進那曲”,感受五彩斑斕的藏北遊牧文化。在《走近那曲》一書(shu) 中,兩(liang) 位學者把那曲市的十縣一區分為(wei) 三個(ge) 區域板塊,即西部四縣,中部三縣一區和東(dong) 部三縣。
其中,西部四縣處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緩衝(chong) 區和外圍區,這裏地域遼闊,人文曆史厚重,雖然史料記載很少,但是善良純樸的牧民通過口耳相傳(chuan) 世代延續了遊牧文明,西部四縣也是青藏高原遊牧文化保存和傳(chuan) 承最完整的地方。中部三縣一區曆來是那曲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區域,這裏是那曲通往區內(nei) 區外的主要通道,也是西藏北大門的所在地,曆史上的古商道和遊道都經過這裏,如今的青藏公路和鐵路也從(cong) 這裏經過,這裏從(cong) 古至今都起到了連接區內(nei) 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作用。東(dong) 三縣分布在怒江兩(liang) 岸,處在康巴文化和牧業(ye) 文化的交界處,高山峽穀、田野風光,這裏是那曲冬蟲夏草的主產(chan) 區,在這裏,牧業(ye) 文化是遊牧文化和農(nong) 耕文化、藏北文化和康巴文化完美結合世代共存,又以另一種方式傳(chuan) 承和發揚著遊牧文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