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尋跡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辦公舊址:光輝旗幟在這裏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 2021-01-27 09:0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87642_bianll_1611590400000_s.jpg
圖為(wei) 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小禮堂舊址正麵。西藏日報社全媒體(ti) 報道組 攝

  開欄的話:

  回望光輝曆程,凝聚奮進力量。

  從(cong) 昌都烈士陵園到張國華將軍(jun) 指揮部舊址,從(cong) 譚冠三將軍(jun) 紀念園到察隅英雄坡紀念園,從(cong) 進藏先遣連紀念館到魯朗知青點,遍布西藏各地的紅色遺跡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西藏各族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的寶貴曆史遺存,也是高原兒(er) 女奮力開創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現實基礎。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為(wei) 隆重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充分展現西藏各族兒(er) 女鑄就精神高地、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的堅定信念和生動實踐,從(cong) 今日起推出“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西藏紅色遺跡巡禮”專(zhuan) 欄,通過記者實地走訪,融媒體(ti) 呈現,回望光輝的曆程,沿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雪域高原留下的紅色印記,重溫偉(wei) 大的黨(dang) 走過的崢嶸歲月,進一步感悟初心和使命,進一步激勵全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堅定不移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團結一心、銳意進取,以優(you) 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昌都市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東(dong) 部、橫斷山脈南段,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中上遊,東(dong) 以金沙江為(wei) 界,與(yu)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隔江相望,北與(yu)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交界,東(dong) 南與(yu) 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接壤,西南、西北分別與(yu) 林芝、那曲地區相鄰,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市區海拔3200米,境內(nei) 自然景觀雄渾秀麗(li) ,曆史文化積澱深厚,是青藏高原悠久曆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連接藏川滇青的樞紐和西藏通往祖國內(nei) 地的重要門戶,也是西藏的革命老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西藏升起第一麵五星紅旗的地方,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去歲的秋末冬初,記者一行人從(cong) 拉薩出發,驅車前往昌都,尋跡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辦公舊址。兩(liang) 天的路程,有險途,亦有奇景,翻越色季拉山,山上白雪皚皚、山下林海斑斕;俯瞰怒江72拐,來路回環曲折、去路漫長悠遠。

  抵達時,已是暮色蒼茫。休整一夜後,我們(men) 來到了昌都革命曆史博物館。館內(nei) 環境清幽、路麵潔淨,右側(ce) 那棟磚瓦結構、平麵呈“王”字的仿蘇建築,便是昌都人民政權第一個(ge) 規範意義(yi) 上的辦公場所——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辦公舊址。

  據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洛鬆曲紮介紹,原建築比現辦公舊址所在方位偏南些,考慮到整體(ti) 城市規劃,經自治區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特批,按照原樣式、原建築、原材料對其做了整體(ti) 搬遷,往北移了約30米。

  辦公舊址入口的廊簷下,鮮豔的五角星以及“為(wei) 人民服務”“勞動創造世界”的標語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並穿過曆史時空,彰顯著初心和使命的永續傳(chuan) 承。正對門口處的牌子,顯示其2016年被批準成為(wei) 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辦公舊址內(nei) ,分為(wei) 兩(liang) 層三個(ge) 大的展廳,匯集了詳盡的圖文資料和珍貴的曆史文物,從(cong) 全國解放到昌都解放,從(cong) 平息叛亂(luan) 到民主改革,以時間為(wei) 沿循,為(wei) 後人呈現了一段寶貴的曆史。置身展廳,踱步其間,一張張照片、一行行文字、一件件實物,串聯起來,為(wei) 人們(men) 述說著昌都解放史,以及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和藏漢軍(jun) 民的深厚情誼。

  1950年,為(wei) 了驅逐帝國主義(yi) 勢力出西藏、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解放西藏各族人民,黨(dang) 中央實施昌都戰役,打開了進軍(jun) 西藏的大門,鮮豔的五星紅旗第一次插上雪域高原,從(cong) 此成為(wei) 引領西藏各族人民前進的光輝旗幟。

  昌都解放是西藏曆史發展中具有劃時代、裏程碑意義(yi) 的事件。解放前的昌都與(yu) 舊西藏一樣,是一個(ge) 比歐洲中世紀還要落後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社會(hui) ,占人口不到5%的農(nong) 奴主控製著絕大多數生產(chan) 資料和奴隸的人身自由,廣大農(nong) 奴和奴隸不僅(jin) 遭受著沉重的賦稅、烏(wu) 拉差役和高利貸的剝削,而且還遭受著舉(ju) 世罕見的殘酷政治壓迫和刑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毛澤東(dong) 主席從(cong) 有利於(yu) 維護西藏人民利益、有利於(yu) 加強民族團結的角度出發,作出了“進軍(jun) 西藏宜早不宜遲”的戰略決(jue) 策,確立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但是,當時的西藏地方政府在西方敵對勢力的煽動和裹挾下,不顧國家和西藏人民的利益,拒不接受中央政府進行和平談判的號召,仍抱有繼續盤踞西藏、繼續壓迫西藏人民的幻想,並調集藏軍(jun) 主力,部署在金沙江西岸,妄圖憑借金沙江天險,以武力抗拒和平解放。在和平解放進程受阻的情況下,1950年10月,中央政府決(jue) 定發動以戰促和的昌都戰役,英勇善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翻雪山、蹚冰河、攀懸崖、越險峰、拋頭顱、灑熱血,於(yu) 10月19日宣告昌都古城解放,第一麵五星紅旗在西藏迎風飄揚。

  1950年12月27日至1951年1月1日,昌都各界人民代表大會(hui) 召開,經協商選舉(ju) ,成立了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之後,在丁青和波密成立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第一、第二辦事處,各宗也相繼成立了解放委員會(hui) 。

  昌都的解放,粉碎了西方分裂勢力企圖阻止西藏和平解放和分裂祖國的陰謀,打破了噶廈政府的最後一絲(si) 幻想,打開了進軍(jun) 西藏的大門,拉開了解放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的序幕。昌都的解放,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促進了和平談判的進程,促成了“十七條協議”的簽訂,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礎,開啟了西藏曆史的新紀元。昌都的解放,擴大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人民解放軍(jun) 的政治影響,積累了黨(dang) 在西藏廣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豐(feng) 富經驗,密切了西藏與(yu) 祖國內(nei) 地的聯係,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解放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推動了西藏社會(hui) 製度的深刻變革,開創了西藏走向繁榮進步的光明前程。

  從(cong) 昌都解放到民主改革,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這個(ge) 帶有統一戰線性質的臨(lin) 時地方行政機構設立期間,創建了西藏曆史上的第一所現代學校、第一家公立醫院、第一個(ge) 郵政所……

  走出辦公舊址,沿路標前行,就是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小禮堂。小禮堂的修建比原辦公舊址晚一年,也是仿蘇建築,為(wei) 召開昌都地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專(zhuan) 門建造。之後,昌都具有曆史意義(yi) 的黨(dang) 政會(hui) 議均在此召開。禮堂內(nei) 宣講台、座椅陳設照舊,那幅毛澤東(dong) 為(wei) 戰士們(men) 宣講的布畫仍清晰如昨……

  背倚青山的圍牆上,“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chuan) 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的標語甚是醒目。據洛鬆曲紮介紹,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hui) 撤銷後,辦公舊址被作為(wei) 市委宣傳(chuan) 部辦公場所保留了下來。在進行文物整體(ti) 搬遷時,一磚一瓦、一窗一格原建築本身的位置和樣式,並打造了昌都革命曆史博物館,展示昌都紅色文化,以銘記紅色曆史,繼承先烈風骨。

  2016年8月,昌都革命曆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在開展的各式活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相關(guan) 要求印製成冊(ce) ,放置在辦公舊址二樓拐角處,觀者在離去時可以“把初心和使命帶回家”。小禮堂則作為(wei) 全市黨(dang) 員宣誓室、愛國主義(yi) 影片播放室、黨(dang) 員主題教育室,以及黨(dang) 風廉政警示教育展廳,繼續發揮其作用。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