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cong) 1月27日召開的2021年全區氣象局長會(hui) 議上了解到,2020年,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在脫貧攻堅、生態文明服務、科研與(yu) 業(ye) 務服務能力等多方麵都取得了可喜成績,氣象保障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產(chan) 生活能力有力提升。
提高科研與(yu) 業(ye) 務服務能力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在生態文明服務方麵成績突出,2020年,該局研發了生態影響評估係統,建成了沙塵監測與(yu) 外推係統。編製了西藏區域氣候變化、唐古拉山以北地區氣候特征及生態環境評估報告。開展了河湖長工作氣象服務。推進人影能力建設,建成27個(ge) 標準化作業(ye) 點,作業(ye) 1383次。
同時,西藏自治區氣象局持續推進研究型業(ye) 務建設,提高科研與(yu) 業(ye) 務服務能力,與(yu) 七家單位簽訂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13個(ge) 子項目任務書(shu) ,74人參與(yu) 其中。此外,西藏自治區氣象局還與(yu)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聯合開展了大氣邊界層觀測,與(yu) 西藏自治區林草局聯合申報了藏北生態環境監測項目。
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效明顯
2020年,西藏監測精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新建了65個(ge) 自動氣象站,續建3部X波段雷達,觀測質量管理體(ti) 係通過認證,成功舉(ju) 辦第四屆縣級綜合業(ye) 務競賽。開展了區級雷達測試平台和3個(ge) 市(地)計量實驗室的建設。墨脫、日喀則國家氣候觀象台建設方案通過評審,成立了學術委員會(hui) 。墨脫國家級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掛牌。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基礎能力建設項目開工。西藏氣象大數據雲(yun) 平台投入業(ye) 務試運行。全區氣象專(zhuan) 網完成扁平化改造。西藏數字氣象檔案館行業(ye) 領先。預報精準能力成效明顯。建成精細化天氣客觀預報係統、強天氣診斷分析製作平台。實現站點預報、5公裏網格預報實時發布,汛期開展了全區逐6小時定量降水、24小時災害落區、72小時各縣精細化城鎮預報。網格溫度預報貢獻率連續3個(ge) 月全國第一。
2020年,西藏服務精細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準確預報孟灣風暴“安攀”、汛期強降水等,完成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昌都解放70周年慶祝活動等氣象服務保障。為(wei) 川藏鐵路建設提供了監測數據、氣候分析、災害風險評估等服務。全區各級氣象部門共發布決(jue) 策氣象服務材料8500餘(yu) 期、預警信息552期,防災減災服務成效明顯。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決(jue) 策指揮係統在西藏自治區應急指揮中心運行。修訂了西藏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推進了74縣(區)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建設,試點開展了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工作。開展了林芝森林火災、昌都邊壩雪崩等應急保障服務。牽頭編製了西藏冰雪災害防治規劃和近期方案。
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藍圖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拉薩氣象影視助力脫貧攻堅,昌都氣象工作納入地方政府考核,山南風沙氣象服務體(ti) 係助力雅江生態環境治理,日喀則黨(dang) 員積分量化管理,那曲黨(dang) 建深度融入業(ye) 務創建高標準模範機關(guan) ,阿裏氣象軍(jun) 民深度融合發展,林芝魯朗“天然氧吧”創建等氣象工作亮點紛呈。
為(wei) 持續發展頂層設計,西藏自治區政府主持召開了推進西藏氣象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中國氣象局召開了氣象部門西藏工作暨援藏工作會(hui) 議,出台了相關(guan) 文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編製了西藏氣象“十四五”規劃、謀劃重點項目,明確了西藏氣象現代化指標體(ti) 係,推動西藏氣象事業(ye) 發展再上新台階,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氣象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