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冬日的暖陽裏,漫步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巴吉村寬闊平坦的村道上,一棟棟白牆紅頂的藏式小樓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現在村裏家家戶戶都住上了花園小樓,日子過得很紅火。”巴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米瑪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巴吉村依靠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黨(dang) 群幹部團結一心、努力奮鬥,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小康村。
村集體(ti) 經濟日益壯大
雪域江南宏鑫建材市場是林芝目前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建材市場。隨著春節臨(lin) 近,很多家裝家居店顧客盈門,前來選購裝修裝飾材料的人絡繹不絕。這是巴吉村以土地入股方式運營的建材市場,每年能為(wei) 巴吉村帶來450萬(wan) 元收益。
“黨(dang) 委、政府大力支持我們(men) 因地製宜發展產(chan) 業(ye) ,將建材市場選址在巴吉村的集體(ti) 土地上。”米瑪說,村裏與(yu) 負責開發的企業(ye) 簽訂了協議,收益每5年還會(hui) 追加50萬(wan) 元。25年後,建材市場地麵資產(chan) 將全部轉讓給巴吉村,由村裏自主經營。
除了建材市場,巴吉村還采取村“兩(liang) 委”出資、群眾(zhong) 入股的方式創辦了宏鑫商砼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砂石、預製板等產(chan) 品。
“隨著林芝城市建設以及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的實施,現在公司每年收益上百萬(wan) 元,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30萬(wan) 元,為(wei) 村民帶來紅利70萬(wan) 元。”負責宏鑫商砼有限公司的村民普巴喬(qiao) 說。
此外,巴吉村2019年7月投入使用的物流園一期工程每年能帶來350萬(wan) 元的收入。在政府出資對大柏樹景區進行升級改造後,巴吉村借助景區地理優(you) 勢建立起了旅遊商圈,辦起了土特產(chan) 一條街,全村90%的家庭都售賣土特產(chan) ,戶均年增收4萬(wan) 餘(yu) 元。
2019年,巴吉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1200萬(wan) 元,村集體(ti) 資產(chan) 估值達10億(yi) 元。得益於(yu) 集體(ti) 經濟發展,村民們(men) 的日子越過越甜。
脫貧致富路寬廣
推開村民巴桑傑布家的院門,依著山勢而建的是一棟二層樓房,80歲的巴桑傑布正悠閑地曬著太陽。
老人熱情地將記者迎進屋裏,隻見寬敞的客廳裏,藏式茶幾上擺放著各式水果,窗台的天竺葵正迎著陽光怒放。巴桑傑布的兩(liang) 個(ge) 孫子正在專(zhuan) 心致誌地寫(xie) 著作業(ye) 。
兒(er) 子早逝,巴桑傑布和老伴巴友拉扯著兩(liang) 個(ge) 孫子。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他們(men) 一家被確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巴桑傑布和老伴有特困供養(yang) 金、養(yang) 老保險金、草場補貼等,孫子們(men) 享受到了包吃、包住、包學習(xi) 費用的教育政策。
巴桑傑布一家還從(cong) 巴吉村日益壯大的村集體(ti) 經濟產(chan) 業(ye) 中得到了分紅,收入也是逐年攀升。他家的年純收入從(cong) 2016年的2萬(wan) 餘(yu) 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近9萬(wan) 元,其中分紅占了絕大部分。“希望孩子們(men) 好好學習(xi) ,將來能回報社會(hui) 。”巴桑傑布撫摸著孫子的頭,滿懷希望地說。
實施脫貧攻堅以來,巴吉村全村黨(dang) 員分成四組,每組對口幫扶一戶像巴桑傑布這樣的貧困戶。如今,整體(ti) 脫貧後的巴吉村家家戶戶都對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鉚足了勁奔跑在奮鬥路上。
發展步伐越來越快
在村民拉巴家樓頂,可以遠眺林芝市全景。得益於(yu) 城市的發展,巴吉村發展的腳步也越來越快。
“推開後門,我就可以沿著山坡上的棧道,走到林芝市新區。”拉巴說。盡管在市區購置了房產(chan) ,但是拉巴一家依然住在村裏。拉巴自己平時在外務工,他的愛人在大柏樹景區售賣土特產(chan) ,每年能為(wei) 家裏增收四五萬(wan) 元。
2020年,拉巴一家搬進了400多平方米的兩(liang) 層新房。走進拉巴家新房,水晶吊燈、各式家具漂亮且實用。“現在手頭有錢了,可以住好點,裝修方案也是我自己設計的。”說起新房,拉巴很是自豪。
2011年,巴吉村的人均年收入隻有6000多元。2020年,巴吉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能突破4萬(wan) 元,鼓起來的腰包為(wei) 村民們(men) 買(mai) 汽車、蓋新房、過上更舒適的生活提供了支撐。
拉巴說,村民們(men) 都在奮力追趕,要把日子過得更好,“在巴吉村,好吃懶做是會(hui) 被人看不起的”。
下午5點,走在巴吉村的村道上,記者沒有看到多少行人。“年輕人大都在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項目上工作。”米瑪說。如今,嚐到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壯大甜頭的巴吉村正在謀劃著新的產(chan) 業(ye) ,準備建設水肥一體(ti) 化的農(nong) 業(ye) 觀光旅遊項目。
“等過完春節,我們(men) 就開工,村集體(ti) 經濟很快又會(hui) 增加一項大收入。我們(men) 再努力一點、勤快一點,日子就會(hui) 越來越好。”米瑪對巴吉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