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ti) ,是世界屋脊、亞(ya) 洲水塔、地球第三極的核心區,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1月24日,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全票通過《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對建設美麗(li) 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為(wei) 進一步加強對《條例》的宣傳(chuan) ,凝聚起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強大合力,西藏日報從(cong) 今日起推出“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專(zhuan) 欄,全麵報道西藏自治區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具體(ti) 舉(ju) 措和生動實踐,進一步激勵全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li) 西藏。敬請關(guan) 注。
“和以前的小區周圍環境相比,變化太大了。生活在這麽(me) 好的環境裏,感覺很幸福。”家住拉薩市城關(guan) 區納金鄉(xiang) 藏熱社區卓吉佳苑的市民劉先生說。
兩(liang) 年多前,卓吉佳苑附近還是雜草叢(cong) 生,河道垃圾淤積,是中央環保督察組明確要求整改的項目之一。兩(liang) 年多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和拉薩市不懈努力,終於(yu) 將這裏變成了水清樹茂、風景優(you) 美的河道公園。
為(wei) 不斷滿足群眾(zhong) 對優(you) 美環境的需要,拉薩市還啟動了對中幹渠、南幹渠、北幹渠,納金片區中心水軸水係、布達拉宮周邊水係進行聯通、截汙收集以及綠化景觀改造的生態治理工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打造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加快國土綠化進程,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不斷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 共享美好生活
近年來,拉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堅持一手抓自治區生態創建示範區工作,一手抓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創建工作,較好地完成階段性創建任務,取得一定成效。
自2012年全麵啟動自治區生態村及生態鄉(xiang) 鎮創建工作以來,拉薩市發揮頭雁作用,成為(wei) 全區獲得自治區級生態創建命名比例最高的城市。拉薩市生態環境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2020年底,拉薩市251個(ge) 行政村(包含拉薩城內(nei) 社區)成功創建為(wei) 自治區級生態村,創建率達95.4%;64個(ge) 鄉(xiang) 鎮成功創建為(wei) 自治區級生態鄉(xiang) 鎮,創建率達100%;墨竹工卡縣、當雄縣、城關(guan) 區、堆龍德慶區等4個(ge) 縣(區)成功創建為(wei) 自治區級生態縣(區),當雄縣成功創建為(wei) 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距離拉薩市區18公裏的達東(dong) 村,是西藏保護最完整的千年古村落之一,村民卓瑪的家就在這裏。她告訴記者:“以前的達東(dong) 村雖然有人文曆史、自然美景,但卻不像今天這般幹淨整潔。”2016年以來,柳梧新區以建設“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目標,對包括達東(dong) 村在內(nei) 的4個(ge) 行政村進行改水改廁、通水通電、道路硬化等改造升級,使村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村莊環境煥然一新。
植綠愛綠護綠 建設生態家園
年年種樹樹成林,代代植綠綠成蔭。近年來,拉薩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實施了“樹上山”、東(dong) 側(ce) 山體(ti) 造林綠化等項目。通過全民參與(yu) ,營造了植綠、愛綠、護綠、興(xing) 綠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在提高城鄉(xiang) 綠化覆蓋率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保造福子孫後代的觀念深植人心。
“近幾年,各類公園建設、城市綠化升級等項目都建起來了,夜晚燈火通明,住在柳梧新區就好像是在城市森林生活一樣。”在南山公園散步的市民馬先生感歎道。
2012年,拉薩市啟動南山造林綠化工程,開始試驗種植各類苗木,利用人背馬馱的方式,將一批批苗木和客土運上山,將水輸送至山頂,使荒山變成了鬱鬱蔥蔥的秀美公園,新增植被每年可減少泥沙流失4000噸,改善了生態環境的同時,還為(wei) 市民休閑提供了好去處。
打造宜居環境 再現碧水清流
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氣、幹淨的人居環境等與(yu) 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guan) 。近年來,拉薩市投入200餘(yu) 萬(wan) 元購置生活垃圾分類設備和收集車輛,安裝調試263套垃圾分類設備,組織城關(guan) 區吉崩崗街道辦事處和當雄縣當曲卡鎮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堆龍德慶區自籌資金65萬(wan) 元在馬鄉(xiang) 積極探索推進“戶整理、村兌(dui) 換、鄉(xiang) 轉運”的垃圾兌(dui) 換超市有償(chang) 回收新模式,截至目前,馬村和措麥村兩(liang) 個(ge) 試點村超市實現回收可回收垃圾1.1萬(wan) 公斤,通過“零存整取”方式,兌(dui) 換價(jia) 值6995元商品。
拉薩市積極開展拉薩河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安排河道巡邏員對拉薩河(柳梧段)沿岸的河麵漂浮物、河岸垃圾、拉薩河周邊水係、沿山防洪渠等地方進行了重點清理;為(wei) 解決(jue) 區域汙水處理需求,柳梧新區投資3.5億(yi) 餘(yu) 元,開展汙水處理廠及配套主管道工程(一期)項目建設工作,遠期處理規模為(wei) 7.5萬(wan) m3/d,近期處理規模為(wei) 4萬(wan) m3/d。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不斷完善,有效減少了水環境汙染,真正實現了還大自然一個(ge) 碧水清流。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cong) 2020年到2035年,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要確保“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li)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這為(wei) 美麗(li) 西藏的建設指明了方向,設定了奮鬥目標。要實現這個(ge) 目標,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深入各族群眾(zhong) 的心裏。越來越多當地群眾(zhong) 依靠生態脫貧致富的故事在上演,這正是拉薩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生態保護的真實寫(xie) 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