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國家電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nong) 電工作部在高寒缺氧的雪域奮勇拚搏,帶領建設者們(men) 創造了世界電力建設史上的奇跡,顯著改善提升西藏電力基礎設施,為(wei) 西藏脫貧提供有力保障。
阿裏聯網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輸變電工程,工程全長1600公裏,其中500公裏在沼澤區域,必須在冬天完成全部基坑施工,否則機器設備等將無法進入融化的沼澤地。
13標段207號沼澤地位於(yu) 西藏阿裏地區噶爾縣。在海拔4600多米的工地,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30多攝氏度,施工隊員在凍土上開挖基坑不僅(jin) 難度大,挖好的基坑如何保暖也是一大難題。
“基坑挖好後必須用厚棉被蓋起來保暖,不然下麵的土還會(hui) 受凍,錨杆就鑽不進去了。”阿裏聯網工程線路13標段項目總工黃小洪說,為(wei) 了給基坑保暖,施工隊甚至用上了電暖器。
正是因為(wei) 像黃小洪這樣的電力建設者的堅持,直到2010年還是電網孤網運行省區的西藏,先後建起了青藏、川藏、藏中、阿裏聯網4條“電力天路”。在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的努力統籌下,10萬(wan) 電力建設者克服惡劣的氣候條件和施工環境,在世界屋脊織就了一張堅強可靠的大電網,為(wei) 農(nong) 牧民照亮了脫貧致富的光明前路。
海拔5000多米的日喀則嘉措拉山口,輸電鐵塔傲然挺立,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500千伏輸電鐵塔。在超高海拔區域進行輸電鐵塔組立,由於(yu) 地形限製,無法使用大型機械。
“這是靠人工組塔方式進行組立施工而成的。”阿裏聯網工程500千伏項目部經理李海龍說,在施工階段,由於(yu) 地形複雜,車輛難以到達,鐵塔材料和砂石料全靠傳(chuan) 統的馬幫方式來運輸。
騾子們(men) 馱出了青藏、川藏、藏中電力聯網工程後,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又謀劃建設了阿裏聯網工程。阿裏聯網工程有多難?從(cong) 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到阿裏地區噶爾縣,平均塔位在4500米之上,3次跨越雅魯藏布江,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馬攸木拉山,沿線施工環境惡劣,很多施工點全靠騾子馱運材料。
2020年底,總投資74億(yi) 元的阿裏聯網工程通電,阿裏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西藏由此邁入主電網覆蓋全區74縣區的統一電網時代,沿線16個(ge) 縣近38萬(wan) 農(nong) 牧民的生活改善、生產(chan) 發展有了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
在主電網不斷升級的同時,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完成電網投資494億(yi) 元,在完成藏中、阿裏聯網工程基礎上建成了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等工程,不斷提升貧困鄉(xiang) 村電力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指標達標,供電電壓合格率從(cong) 2015年的78%提升至2020年的98.53%。
西藏近80%人口都在農(nong) 牧區,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nong) 電工作部在主電網建成並升級的同時,不斷打通農(nong) 村電網“毛細血管”的最後一公裏。此外,在推進農(nong) 網“戶戶通電”的同時,農(nong) 電工作部集中發揮行業(ye) 優(you) 勢,將電網建設與(yu) 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配套,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建成。
電力充足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幹勁也足了。2019年底,西藏全區74個(ge) 貧困縣全部達到摘帽條件,告別了絕對貧困。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nong) 電工作部為(wei) 高原搭建的電網成為(wei) 鋪就雪域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幸福網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