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區墨脫縣,是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世界上最深的峽穀——雅魯藏布大峽穀穿越墨脫縣全境。在峽穀的深處,藏匿著墨脫最難到達的村落——多卡村,這個(ge) 村再往前就是無人區了。多卡風景優(you) 美,但是進出卻非常艱難,道路崎嶇而且危險,村民也沒有增收的來源。脫貧攻堅開始以後,因為(wei) 自然條件和交通都極度惡劣,多卡村和其他的另外兩(liang) 個(ge) 村需要整體(ti) 搬遷。可是,村民們(men) 願意離開故土嗎?山高路險,搬家怎麽(me) 搬?這項任務落在了廣東(dong) 省佛山市對口支援墨脫的第八批援藏幹部謝國高和他的團隊身上。
墨脫,藏語中“花朵”的意思,這是中國最後一個(ge) 開通公路的縣城。一直以來,交通是墨脫擺脫貧困最大的製約。
每年的寒暑假,護送農(nong) 村的孩子們(men) 回家是扶貧幹部們(men) 最重要也最艱巨的任務之一。
這一次,來自廣東(dong) 佛山的第八批援藏幹部謝國高和他的團隊護送孩子們(men) 一起返回峽穀深處的家。
他們(men) 還有一項任務,易地搬遷在即,他要趁著這個(ge) 機會(hui) 再去一次路途最遠的多卡村做動員搬遷的工作。
紮墨公路,縣城通往過多卡村的必經之路。海拔最高處4200米,最低處800米。117公裏的路程,沿途足以跨越春、夏、秋、冬四個(ge) 季節。
這條路,即使在非常順利的情況下,也需要走兩(liang) 到三天。
4個(ge) 多小時後,車隊抵達了加熱薩鄉(xiang) 。但要從(cong) 這裏去往最深處的多卡村,還需要沿山路徒步行走40多公裏。不斷滑落的滾石還不是這條路最驚險的考驗。
巴隆懸崖路,最窄處30厘米。它懸掛在崖壁上,垂直向下200米便是滾滾的雅魯藏布江。
就是在這樣艱險的路上,從(cong) 2016年7月開始,三年的時間,援藏幹部謝國高徒步走完了墨脫縣8個(ge) 鄉(xiang) 鎮46個(ge) 貧困村。
他們(men) 援藏的這三年正是墨脫縣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時期。在無法通路的條件下,讓生活在峽穀深處的人們(men) 搬出大山是這一批援藏幹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謝國高和隊友們(men) 考慮最多的事。
2017年,墨脫縣把包括多卡村在內(nei) 的3個(ge) 村列入“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計劃。3個(ge) 村的搬遷需要投入1.1個(ge) 億(yi) ,當地資金缺口3000萬(wan) 。謝國高為(wei) 此找到了“娘家”——佛山市委市政府,二話沒說,他得到了支持。
經過一夜的休整,第二天再度出發。平坦一些的路麵騎摩托,不能騎車的地方繼續徒步。中午前,他們(men) 趕到了多卡村。
這裏是墨脫縣最偏遠的村莊,31戶143人生活在這兒(er) 。簡單的耕種維係著口糧,絕大部分人需要依靠政府補貼,如果生病的話,距離最近的有治療條件的衛生院最快也要19個(ge) 小時才能到達。
多卡村要整體(ti) 搬遷,謝國高需要幫助大家更好理解相關(guan) 政策,實現順利搬遷。
村裏人對縣裏的領導走這麽(me) 艱辛的路來看他們(men) ,心懷感激也非常歡迎,但對於(yu) 搬遷卻並不如此。
謝國高針對一家一戶的講解和動員暫時沒起什麽(me) 作用。也許,在村委會(hui) 集中起來開個(ge) 座談會(hui) 能有些效果。
到多卡村的路如此艱難,謝國高每來一次,動員搬遷的工作就必須在有限的機會(hui) 和時間裏爭(zheng) 取最好的效果。
這兩(liang) 年,雖然經常被拒絕,但每一次來都還是有收獲的。這一次,嘎瑪平措一家就同意搬遷了。
嘎瑪平措,十年前背著100多斤的鐵爐做彩禮,翻山越嶺入贅到多卡村。
準備好搬出山的年輕人們(men) 開始憧憬和規劃著山外的新生活,十多公裏外的多龍崗安置點也已經準備就緒等待著即將搬遷的人們(men) 。
3月,墨脫縣的雨季即將到來。多卡村的搬遷不能再等了,一旦道路阻斷,危險不可想象。但村上還有十幾戶人家不同意搬遷,謝國高必須趕在雨季前再赴多卡村動員一次。更重要的是,這一次他要把大家安全地帶出山。
但雨季還是提前到了。連日的降雨引發泥石流,最艱險的巴隆懸崖路被阻斷。多卡村能夠成功搬遷嗎?第一天,中雨轉大雨;第二天,大雨;第三天,中雨;第四天,終於(yu) 天晴。
為(wei) 了順利搬遷,當地政府立即組織搶通巴隆懸崖路。路通了,謝國高他們(men) 一刻沒停,再次趕到了多卡村。
因為(wei) 村裏最有威望的老人不同意搬遷,所以還有十幾戶人家不願意簽字。可老人搬進了幾公裏外的山洞,對外人避而不見。為(wei) 了村裏剩下的人們(men) ,必須找到他。
這一路又是6個(ge) 多小時的艱難攀爬。無論如何勸說,老人就是不願意搬遷。連續幾天,動員都持續到了深夜。最終多卡村31戶人家,有20戶同意先搬遷了。
3月28日,晴,多卡村搬遷的日子。
幾個(ge) 小時後,搬家的隊伍來到了巴隆懸崖路。剛搶通不久的巴隆懸崖路依然時有滾石和塌方出現,十分危險。在能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大家決(jue) 定等待時機,一邊搶通,一邊過人。
4個(ge) 小時後,在幹部們(men) 和施工隊伍的幫助下,20戶村民全部安全通過了巴隆懸崖路。
三個(ge) 月後,在幹部們(men) 的幫助下,嘎瑪平措買(mai) 了卡車,圓了汽車夢。
2020年3月到7月,多卡村最後10戶村民陸續搬入了安置房。
2019年6月,謝國高結束3年援藏工作,返回廣東(dong) 開始新的工作。
脫貧攻堅最後階段的易地搬遷就像多卡村的搬遷路,它艱辛,卻鋪滿了人們(men) 的希望和夢想,也見證著扶貧幹部們(men) 無所畏懼的執著,這是一場穿越時空通向新生活的旅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