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黑頸鶴種群數量已上升到約8000隻

發布時間: 2021-02-25 09:45:00 來源: 西藏商報

QQ截圖20210225093424.jpg
黑頸鶴。阿旺尼瑪 攝

  近日,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野生動物資源管理處獲悉,近年來,隨著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各種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野生動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複性增長明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由原來的5萬(wan) 至7萬(wan) 隻增加到了20萬(wan) 隻以上,藏野驢由原來的5萬(wan) 隻左右增加到了約9萬(wan) 隻,黑頸鶴數量由原來的1000至3000隻上升到約8000隻……

  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野生動物資源管理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隨著保護成效逐漸顯現,目前,西藏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複性增長明顯,藏羚羊種群數量由原來的5萬(wan) 至7萬(wan) 隻增加至現在的20萬(wan) 隻以上,藏野驢由原來的5萬(wan) 隻左右增加至現在的約9萬(wan) 隻,黑頸鶴數量由原來的1000至3000隻上升到約8000隻,野犛牛數量增加至1萬(wan) 頭左右,棕熊、狼、沙狐、雪豹、盤羊、岩羊等野生動物恢複性增長明顯,野生動植物生境、棲息地等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狀態。其中,藏羚羊、野犛牛數量占整個(ge) 種群數量的70%以上;黑頸鶴越冬數量占整個(ge) 種群數量的80%。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視和當地群眾(zhong) 意識的提高,西藏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前不久,由丁青縣人民政府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聯合開展的怒江河穀生物多樣性監測中,在丁青縣境內(nei) 的當堆鄉(xiang) 怒江河穀一帶,紅外線攝像機還拍攝到了金錢豹、雪豹、猞猁、狼、豺、棕熊、岩羊、馬麝等珍稀瀕危保護物種的清晰照片和影像資料,同時還記錄到了大量金錢豹活動痕跡和行為(wei) 特征信息,為(wei) 後期進行種群數量密度估計以及棲息地分析奠定了基礎。“初步監測結果表明,西藏怒江上遊地區是我國目前生態係統保存最為(wei) 完整的區域之一,也是貓科動物甚至食肉物種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地區之一,對於(yu) 深入開展青藏高原基礎生態學研究和生態保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主任趙翔說。

  “近年來,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其中,雪豹等一大批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都有明顯恢複,西藏的眾(zhong) 多山地為(wei) 雪豹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棲息地,但雪豹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還任重道遠。”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趙翔介紹,丁青縣政府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調查項目,是由中國綠化基金會(hui) 支持,自合作以來,在超過5萬(wan) 個(ge) 紅外相機工作日內(nei) ,已經記錄到了21種獸(shou) 類,識別出了至少20隻雪豹個(ge) 體(ti) ,並首次在青藏高原東(dong) 部發現了雪豹和金錢豹同域分布的現象,對於(yu) 填補怒江河穀和瀾滄江源區的生物多樣性本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野生動物資源管理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的作用及其在社會(hui) 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廣泛重視,保護野生動物,還關(guan) 係到人類的發展。為(wei) 更好地保護野生動植物,西藏建成的第一個(ge) 種質資源庫已初具規模,目前已庫存西藏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標本388個(ge) ,種質資源3877份。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