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在天堂,身體(ti) 在地獄。”在西藏阿裏電力聯網工程建設中,經常爬上幾十米高塔鋪設電線的電力工人邊覺這樣形容自己的日常工作——能欣賞到西藏壯麗(li) 的自然風光,但卻時時處在高度危險之中。
10年來,像邊覺一樣,十多萬(wan) 來自祖國各地的國網電力建設者置危險於(yu) 不顧,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創造了世界電力建設史上的奇跡。他們(men) 先後建成了青藏、川藏、藏中、阿裏聯網4條“電力天路”,使西藏電網與(yu) 全國聯網並邁入超高壓大電網時代,在世界屋脊織起了一張張“民生網”“幸福網”“光明網”。
2月25日,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nong) 電工作部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電力天路”覆蓋西藏全區97%的人口
2010年11月,國家電網公司海拔5300多米的青藏聯網工程唐古拉山沼澤地凍土基礎施工攻堅戰打響。“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40%,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8級以上的凜冽寒風是家常便飯。”說起那段經曆,時任青藏聯網工程突擊隊隊長張明勳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施工期隻有20多天,因為(wei) 天氣異常寒冷、缺氧嚴(yan) 重加上連續高強度作戰,12月上旬,項目部和施工班組患感冒的人非常多,最多的時候一天有76人同時輸液。為(wei) 了按期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大家是白天上工地、晚上打點滴。正是憑著這股子勁頭,項目提前3天圓滿完成任務。”每當說到這裏,張明勳既自豪又興(xing) 奮。
西藏電力起步晚,底子薄,直到2010年還是全國唯一一個(ge) 孤立運行的省級電網,電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青藏聯網工程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之一,是國家加快西藏發展的一項重大舉(ju) 措。2011年,青藏電力聯網運營,結束西藏電網孤網運行的曆史,標誌著我國除台灣以外的全國電網全麵互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電力建設步入提檔加速期,電網建設總投資超過300億(yi) 元。從(cong) 2010年青藏電力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至今,青藏、川藏、藏中、阿裏聯網四條“電力天路”拔地而起。特別是2020年7月,阿裏電力聯網工程全線貫通,這是迄今為(wei) 止世界海拔最高的電網工程。該工程投運後,形成西藏統一電網,解決(jue) 和改善沿線近38萬(wan) 農(nong) 牧民的安全可靠用電問題,滿足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用電需求。
正是一代代電力建設者不畏艱苦奮戰高原,短短十年時間,四條“電力天路”從(cong) 無到有,一座座銀色鐵塔穿越崇山峻嶺、荒漠沼澤、戈壁灌叢(cong) ,將充沛的電能送進了雪域高原的千家萬(wan) 戶。截至目前,西藏依托4條“電力天路”的強力輻射,主電網已覆蓋了全區74縣區97%的人口,使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基本實現了從(cong) “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
助力產(chan) 業(ye) 扶貧
“藏中聯網工程建成後,我們(men) 的用電量大幅提升,村裏現在還實現了自動化灌溉,澆水快,出水多。有了可靠的電力,我家去年還種了花椒,收入2萬(wan) 多元,加上家庭旅館的收入,一年掙的還真不少!”西藏林芝市朗縣洞嘎鎮卓村村民紮西頓珠高興(xing) 地說。
自2015年以來,為(wei) 助力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給各族群眾(zhong) 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國網西藏電力農(nong) 電工作部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強化行業(ye) 扶貧”和“深化定點扶貧”十大行動計劃,開啟了一條電靚高原、助力脫貧的特色扶貧攻堅之路。
“我們(men) 專(zhuan) 門開辟扶貧項目用電綠色通道,保障民族手工業(ye) 加工廠、犛牛育肥基地、家庭式旅館等扶貧項目用電,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nong) 電部主任何龍壽說。
2016年以來,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相繼投入245億(yi) 元實施了農(nong) 網“戶戶通電”、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暨農(nong) 網線路改造升級、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等一係列惠民工程。同時,牽頭組織實施藏中聯網、“三區三州”農(nong) 網改造升級和阿裏聯網等工程,先後完成833個(ge) 易地搬遷扶貧點、4807個(ge) 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配套電網建設任務,保障搬遷群眾(zhong) 1.98萬(wan) 人安全穩定用電,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送去了光明和希望。
電力建設點亮了萬(wan) 家燈火,也為(wei) 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和易地搬遷等提供了強力的電力支撐。林芝市朗縣核桃遠近聞名,以前,完全依靠手工加工,生產(chan) 效率低、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經濟效益差。接通大網電後,生產(chan) 鏈全部實現了電氣化,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種植規模擴大了,核桃樹成了群眾(zhong) 實打實的“搖錢樹”。
幸福在高原上不斷延伸
家住阿裏的次仁頓珠是國網西藏電力近年來實施“訂單+定向”式人才培養(yang) 政策的受益者。3年來,國網西藏電力定向培養(yang) 了像次仁頓珠這樣的本地貧困生源共300多名,不僅(jin) 加強了本地電力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儲(chu) 備,也為(wei) 區內(nei) 貧困生源家庭的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國網西藏電力還結合西藏實際,大力實施“三優(you) 三降”優(you) 惠政策。即在招聘高校畢業(ye) 生時在同等條件下,對本地生源、少數民族生源優(you) 先組織招聘、麵試、錄用,降低學曆條件、專(zhuan) 業(ye) 要求、錄取分數。目前,公司累計招聘高校畢業(ye) 生2896人,其中,西藏籍貧困大學生1530人。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手段方式上,公司始終堅持發揮優(you) 勢、務求實效。”何龍壽說。近年來,國網西藏電力還在電網建設中,吸納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1.1萬(wan) 人,用工104萬(wan) 人次,近2000人實現就業(ye) ,共計增加當地農(nong) 牧民收入8.6億(yi) 元。
與(yu) 此同時,國網西藏電力先後累計向全區7地市21個(ge) 村派出13批共1000多名駐村隊員,投入扶貧資金上千萬(wan) 元,幫助村民危房改造、資助貧困學生就學、開辦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設扶貧光伏電站、改造用電線路……通過一項項為(wei) 民解難題、辦實事的舉(ju) 措,實現駐村點脫貧115戶635人。
隨著一條條“電力天路”的建設,幸福在高原上不斷延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