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馬乾帶隊征服海拔6094米的廓瓊崗日雪山,返程時他帶頭“從(cong) 天而降”。益西平措/攝
“要找馬營長,得去訓練場。”在西藏軍(jun) 區某合成旅偵(zhen) 察營,流傳(chuan) 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不少單位過節,除了戰備拉動,官兵們(men) 休息時間就是“吹拉彈唱,打球照相”。去年五一勞動節,馬乾給官兵們(men) 的提議是登頂營區附近那座海拔5100米的雪山,還聲稱“五一節征服五千一,豈不是人生快事”。
馬乾的熱情點燃了身邊的戰友,倡議立刻得到全營官兵的響應。此後,偵(zhen) 察營便留下了“訓練過節”的傳(chuan) 統。今年元旦,馬乾又組織了一場“征戰2021” 20.21公裏越野跑活動,官兵們(men) 還是爭(zheng) 相報名。
過去的近10年間,馬乾擔任過西藏軍(jun) 區某旅作訓參謀、軍(jun) 區機關(guan) 參謀,組織和參加過多場演習(xi) ,走遍了軍(jun) 區內(nei) 的每一條邊防線。2019年年底,在任職某合成旅偵(zhen) 察營營長後,馬乾成為(wei) 一名“地地道道的基層帶兵人”。
用馬乾的話說,“以前在地圖上畫個(ge) 箭頭,代表讓一支隊伍去到哪裏。現在成為(wei) 這個(ge) 箭頭,要想辦法帶著這支隊伍克服途中的艱難險阻,走到終點圓滿完成任務。”
“他總是風風火火的樣子,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偵(zhen) 察營排長李勝鑫說。去年夏天,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河流剛剛解封,馬乾就帶領全營官兵創造性地展開了一項新的訓練課目:牽引橫越。
這是駐藏部隊公認的“危險”課目。高原上天氣多變、地形複雜,依靠一根繩索橫渡水溫接近零攝氏度的河流,難度可想而知。
“你覺得安全簡單的,敵人也知道,有什麽(me) 優(you) 勢可言?隻有掌握敵人想不到、做不到的本領,打仗時才能出奇製勝。”訓練第一天,剛剛解凍的河水冰冷刺骨,流速達到4米/秒,馬乾將牽引繩係到腰間,第一個(ge) 跳進河中。
李勝鑫看到,湍急的河水中,全副武裝的馬乾搖晃不定,身上的繩子被衝(chong) 成一道誇張的弧形,岸上的戰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馬乾沒有停步,他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最終成功將牽引繩掛在對岸的巨石上,指揮官兵順利渡河。
馬乾從(cong) 軍(jun) 區機關(guan) 來到偵(zhen) 察營任職時,官兵們(men) 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戴著眼鏡,說話條理清晰,一副斯文相”。
“就是個(ge) ‘書(shu) 生營長’。”不少官兵這麽(me) 認為(wei) 。那一年的年終考核,因為(wei) 擔心馬乾身體(ti) 素質不過關(guan) ,又恰逢報名即將截止,營裏就沒有讓他參加。這讓馬乾心裏很不是滋味兒(er) 。從(cong) 那時起,他開始像新戰士進入新兵營一樣訓練自己。晚上練習(xi) 跑步,午休時則劈柴鍛煉上肢力量。
過了幾個(ge) 月,馬乾的手上長滿厚厚的繭子,營區鍋爐房外的柴火堆成了山。2020年3月,旅裏又一次組織考核,馬乾以全優(you) 成績拿下全旅第一,讓偵(zhen) 察營官兵刮目相看。
讀軍(jun) 校時,馬乾學的專(zhuan) 業(ye) 是炮兵,到營裏任職,偵(zhen) 察專(zhuan) 業(ye) 要從(cong) 頭學起。為(wei) 了盡快成為(wei) 合格的偵(zhen) 察兵,他從(cong) 每個(ge) 連隊找來一名士官班長做“師傅”。遇到不會(hui) 的問題時,就捧著書(shu) 跑到班排宿舍去一一請教。
李勝鑫就是馬乾的“師傅”之一,他評價(jia) 馬乾是自己“帶過最認真、最刻苦的‘徒弟’之一”。學習(xi) 開偵(zhen) 察車時,平時4人一車組完成的操作,馬乾要求自己“一個(ge) 人獨立完成”。有時車內(nei) 空間狹小,遇上繁瑣操作,手忙腳亂(luan) 的馬乾常被撞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但他從(cong) 不在意,隻關(guan) 心“怎麽(me) 能操作得更快一點”。
“作為(wei) 一個(ge) 帶兵人,如果自己專(zhuan) 業(ye) 不過關(guan) ,隻會(hui) 紙上談兵,怎麽(me) 指揮打仗?”馬乾說,“上了戰場,指揮員喊的應該是‘跟我上’,而不是‘給我上’。”
官兵們(men) 開展滑降訓練時,馬乾發現按照以往要求,動作都是“頭朝上,腳朝下”,雖然能保證安全,但容易產(chan) 生盲區,看不全地麵情況。為(wei) 了讓訓練貼近實戰,他自己率先嚐試“頭下腳上”的方式。1個(ge) 多月時間裏,馬乾的褲子磨破了幾條,練得最狠的時候,大腿都磨破了皮,鮮血直流。熟練掌握這一動作後,馬乾開始在全營推廣,直到所有官兵都掌握這種更好的訓練方法。
武裝泅渡也是馬乾組織展開的新訓課目之一。過去,在高原上,這一課目多為(wei) 特種兵的專(zhuan) 有訓練,但“偵(zhen) 察兵要深入偵(zhen) 察、隱秘滲透,也要掌握各種行進方式”。於(yu) 是,馬乾自掏腰包,租借駐地其他單位遊泳池給官兵們(men) 訓練。
到了真正下河時,原本計劃在中午進行,因為(wei) 中午河水溫度相對較高。但幾次訓練之後,馬乾發現“陽光下渡河更容易被敵人發現蹤跡”,便專(zhuan) 門挑選背陰處的河段展開訓練,“越暗越好”。
“仗怎麽(me) 打,兵就怎麽(me) 練。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這是馬乾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馬乾已帶隊創下了武裝泅渡海拔4500米高寒湖的軍(jun) 區紀錄。
任偵(zhen) 察營營長1年多時間,馬乾白天組織訓練,晚上研究戰術戰法,他信奉“從(cong) 戰爭(zheng) 中學打仗”,了解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革命先輩在前線挖貓耳洞作戰、居住,馬乾特意在一次野外駐訓任務中,帶領官兵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挖洞過夜,訓練生活了兩(liang) 天兩(liang) 夜。
“偵(zhen) 察兵是‘雪域鷹眼’,就要‘上天、遁地、下水、入夜’,無所不能,無所不練!”馬乾笑著說,這是自己練兵的“八字真訣”。
2020年8月,他組織了一場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滲透全流程演練,將所有新訓課目串聯在一起,模擬戰時偵(zhen) 察行動。他在全營範圍內(nei) 選拔尖兵組成小隊,又特意多方聯係,請來北京奧運會(hui) 珠峰火炬手、8次登頂珠峰的旦增,為(wei) 官兵現場講授攀登雪山的技巧。
這一次,他們(men) 的目標是翻越海拔6094米的廓瓊崗日雪山。馬乾清楚地記得,行動是深夜3點開始的,小隊一行23人,每人背負30公斤重的武器裝備和生活物資,手握冰鎬、冰爪等登山設備,趁著夜色向茫茫雪山“隱秘”進發。
馬乾是偵(zhen) 察小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超高的海拔讓隊員們(men) 嚴(yan) 重缺氧,馬乾帶領隊伍控製步幅、勻速前進,為(wei) 了讓官兵們(men) 在登頂後仍有餘(yu) 力“戰鬥”,他帶頭采取“8字步”“交叉步”行走,以利於(yu) 保存實力。隊員們(men) 渴了就抓一把雪吃,累了就嚼幹辣椒提神。冷風吹過,衣服裏層被汗水浸濕,外層卻凍成了盔甲,“一砸砰砰響”。
登頂稍事休息後,他們(men) 又繼續前進,展開武裝泅渡、水麵射擊、牽引橫越、滑降等課目訓練。就是在這一次,他們(men) 創造了泅渡、橫越海拔4500米以上天湖的先例。
盡管中途休息時,馬乾經曆了入藏以來最嚴(yan) 重的高原反應:嘔吐、頭暈、呼吸困難,幾乎吐出膽汁。但如今回憶起來,馬乾覺得身體(ti) 上的不適不值一提,他隻感到興(xing) 奮:“隻有勇闖陌生雪域,才能消除打仗盲區!這是件很有意義(yi) 的事!”
在馬乾看來,帶兵打仗不能光靠嘴說,“說得再多不如帶頭衝(chong) 鋒一次”,“讓官兵們(men) 在任務中產(chan) 生獲得感,在戰鬥中形成戰鬥力,才能帶好兵,打好仗。”
在馬乾的口袋裏,一直揣著一個(ge) 小筆記本,裏麵記錄著營裏每一名官兵的日常表現,誰任務完成得好,誰訓練成績突出,都會(hui) 被收錄其中。評功評獎時,馬乾便以此為(wei) 重要評判依據。
“現在人人都在心裏樹立起任務導向,爭(zheng) 著搶著執行任務。不會(hui) 因為(wei) 地域陌生、課目陌生而產(chan) 生顧慮,反而盼著多來點兒(er) 新訓課目。”李勝鑫明顯感覺到,偵(zhen) 察營“變”了。
2020年春節期間,馬乾帶領偵(zhen) 察營官兵參加了一次墨脫邊防線巡邏任務。這還是他任軍(jun) 區參謀時向機關(guan) 提出的建議,提倡所有作戰部隊參加邊防巡邏,實地了解邊境詳情。此外,在馬乾倡議下,旅黨(dang) 委每周組織交班會(hui) ,都會(hui) 通報“國際軍(jun) 情”,讓身處雪山峽穀的官兵擦亮“世界眼睛”。
2010年軍(jun) 校畢業(ye) 時,馬乾放棄了留校執教的機會(hui) ,堅持選擇來到西藏,理由是“想到最艱苦的地方領兵打仗、保家衛國”。如今,11年過去了,馬乾的信念更加堅定。
去年春節的邊防巡邏任務中,馬乾和戰友們(men) 在墨脫雪山中的哨所裏度過了除夕。任務期間,他跑遍了周邊所有邊境線,撰寫(xie) 出17條道路的偵(zhen) 察報告。
“在這裏能真正感受到保家衛國的意義(yi) 。”站在祖國邊境線上的那一刻,馬乾激動得熱淚盈眶,“西藏就像我的第二個(ge) 家。駐守在這裏,一家不圓萬(wan) 家圓,我無怨無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