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昌都市如期實現全市3.84萬(wan) 戶19.46萬(wan) 人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自2016年以來,昌都市舉(ju) 全市之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在過去一年裏,按照“四個(ge) 不摘”重要指示,昌都市建立健全“九七七”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提升長效機製,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一體(ti) 推進,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聚焦難題重點,凝心聚力攻堅
在昌都市穀布文化傳(chuan) 播有限責任公司從(cong) 事藏式彩繪工作的次仁曲培如今每月可以拿到7800元工資,他說:“自從(cong) 參加培訓後,不僅(jin) 掌握了技能,收入也翻了好幾倍。”
和次仁曲培一樣,5.5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yu) 了勞動技能培訓,其中3.45萬(wan) 人次實現轉移就業(ye) ,過上了越來越好的日子。
而這隻是昌都市持續落實“五個(ge) 一批”扶貧措施的一小部分。全市圍繞“五大養(yang) 殖基地”和“七大種植基地”產(chan) 業(ye) 布局,持續做大做強農(nong) 牧特色產(chan) 品和鄉(xiang) 土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群眾(zhong) 持續增收致富。“十三五”時期,全市共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851個(ge) ,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4萬(wan) 人,吸納就業(ye) 人數23279人。
此外,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68個(ge) ,搬遷貧困群眾(zhong) 9.9萬(wan) 人;兌(dui) 現生態崗位補助資金30.86億(yi) 元,實現年人均增收3500元;落實農(nong) 村低保補助資金10.67億(yi) 元、特困人員供養(yang) 資金2.4億(yi) 元、普通醫療救助資金2.01億(yi) 元……
堅持目標導向,鞏固提升“三保障”
截至2020年,昌都市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153790人,較2015年淨增加45376人。這離不開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及控輟保學責任製的嚴(yan) 格落實。
對適齡兒(er) 童少年進行全麵核查,詳細掌握學生到位情況,僅(jin) 2020年就下達“三包”經費53857.39萬(wan) 元、營養(yang) 改善計劃經費8251.12萬(wan) 元,發放自治區資助金1181.5萬(wan) 元,市級補助區外高校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534.4萬(wan) 元。
家住芒康縣曲孜卡鄉(xiang) 達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阿西始終忘不了5年前自家住房條件的改善。常年蝸居危房卻因收入微薄無力修繕,後得益於(yu) 危房改造項目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
近年來,昌都持續推進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累計投資4.93億(yi) 元,完成農(nong) 村危房改造16805戶,農(nong) 牧區貧困人口危房實現清零。
此外,昌都還聚焦醫療保障工作,過去一年裏,補充醫療衛生人員350人,選派104名三級醫院對口幫扶醫療人才進駐11縣(區)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全市1119個(ge) 行政村按照“一村一室兩(liang) 醫”全部配套完成村衛生室;19.46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完成基本醫療保險登記,大病保險覆蓋率100%。
立足新起點,爭(zheng) 創新成就
實施農(nong) 村公路項目1066個(ge) 、7716公裏,縣(區)通油路率達100%,具備通客車條件的鄉(xiang) 鎮通客車率達100%;
實施電力扶貧項目90個(ge) ,解決(jue) 和改善了37.14萬(wan) 人用電問題,全市主電網覆蓋率達93%;
新建通信基站2100餘(yu) 座,鄉(xiang) 鎮光纖和行政村通信覆蓋率達100%;
設立基層金融營業(ye) 網點112個(ge) ,建立助農(nong) 取款點1287個(ge) ……
經過5年多的聚力攻堅,貧困群眾(zhong) 的思想觀念、生產(chan) 生活得到巨大轉變,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
脫貧攻堅勝利以後,需要繼續保持現行脫貧攻堅相關(guan) 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繼續加大產(chan) 業(ye) 扶持、就業(ye) 扶持,促進脫貧人口收入不斷提高;繼續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貧困村(居)人居環境;繼續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落實社會(hui) 保障政策,持續鞏固脫貧成效。
站在新的起點上,昌都市各級各部門將繼續聚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夯實貧困群眾(zhong) 穩定脫貧基礎,推動脫貧攻堅政策舉(ju) 措和工作體(ti) 係逐步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平穩過渡,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jue) 守住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