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yu) 薩迦縣扯休鄉(xiang) 的日喀則市珠峰農(nong) 投百亞(ya) 成農(nong) 貿有限公司園區,現代化的廠房、繁忙的流水線、成群的牛羊……昭示著高原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堅定腳步和廣闊前景。
次多是百亞(ya) 成公司的一名飼養(yang) 員。2016年,在一次意外中,次多的腿受傷(shang) ,此後便再也不能繼續幹重活。2019年,經人推薦,次多找到了目前的這份工作。“這裏很多都是機械化操作,我很享受這份工作。現在我的妻子、兒(er) 子都來到這裏工作了,我們(men) 每人每月都有4000多元的穩定收入,這一切都要感謝黨(dang) 的扶貧政策。”次多說。
2020年7月底,百亞(ya) 成公司共有幹部職工220人,其中日喀則市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44人,日喀則籍大學生、退役軍(jun) 人、農(nong) 牧民、殘疾人員工3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人,幹部職工人均年工資達6.5萬(wan) 元。
日喀則被譽為(wei) “如意美好的莊園”,特別是薩迦縣具有濃厚的曆史文化底蘊,素有“帝師故裏、雪域敦煌、千年薩迦”之稱,是西藏重點旅遊景點之一。2018年8月,日喀則市珠峰農(nong) 投百亞(ya) 成農(nong) 貿有限公司成立之後,便走上了大膽開拓創新、勇於(yu) 轉型升級的道路,將企業(ye) 發展與(yu) 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產(chan) 業(ye) 扶貧充分結合起來,建立從(cong) 飼草種植、飼草加工、牛羊養(yang) 殖、牛羊肉屠宰加工到品牌建設和銷售的現代畜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開發模式,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nong) 牧戶”的運營新模式,有效突破了周邊縣區牛羊產(chan) 業(ye) 養(yang) 殖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瓶頸,在拓寬日喀則市農(nong) 牧戶種養(yang) 產(chan) 品銷路、吸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就業(ye) 、解放農(nong) 村富餘(yu) 勞動力、助力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等方麵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統計,該公司現已帶動畜牧業(ye) 合作社783個(ge)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30多萬(wan) 人,其中貧困群眾(zhong) 和邊緣戶群眾(zhong) 10.2萬(wan) 人,實現人均增收5100元,使廣大群眾(zhong) 特別是貧困戶真正分享到參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紅利。
公司成立以後,著力突破瓶頸製約和發展短板,把調整優(you) 化畜群結構作為(wei) 珠峰綿羊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核心內(nei) 容,按照“大畜逐減、山羊必減、母畜提高”的思路,與(yu)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簽訂活體(ti) 牛羊收購合同,並為(wei) 日喀則市各縣區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提供飼草料、養(yang) 殖技術指導,又從(cong)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手中收購綿羊、山羊,徹底打消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沒有銷售渠道、銷售難的顧慮,大大促進了日喀則畜牧業(ye) 的發展。截至2019年12月底,百亞(ya) 成農(nong) 貿有限公司已收購珠峰綿羊38.2萬(wan) 餘(yu) 隻、山羊7.2萬(wan) 餘(yu) 隻,珠峰犛牛3.47萬(wan) 餘(yu) 頭,兌(dui) 付牛羊收購款5.77億(yi) 元,助力日喀則市適齡母畜比例從(cong) 40%提高到60%。
2020年,該公司積極融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在推進薩迦縣核心畜牧產(chan) 業(ye) 基地場區養(yang) 殖圈舍、道路係統等基礎設施景觀化的同時,拓展產(chan) 業(ye) 外延,增加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生態觀光功能和認養(yang) 功能,吸引更多的遊客現場觀光和現場銷售,增加遊客體(ti) 驗,提升經濟效益。此外,通過集約化、科學化的養(yang) 殖模式和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不僅(jin) 降低了珠峰綿羊、珠峰犛牛的養(yang) 殖成本,還極大程度地緩解了天然草地放牧壓力,進而遏製草地退化,為(wei) 保護和修複日喀則生態環境起到保障性的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