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會觀察】銜接鄉村振興 西藏需增強“抵抗力”、“造血”能力

發布時間: 2021-03-12 08:36: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為(wei) 中國曾經的唯一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西藏自治區在取得脫貧攻堅勝利後,防止返貧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另一方麵,擁有獨特的雪域風光和人文風情,依托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是西藏向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邁進的重要一步。

  如何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既需提升對返貧的“抵抗力”,也要加強特色產(chan) 業(ye) 的“造血”能力。

  雪域高原防返貧“難度還很大”

  與(yu) 中國的中東(dong) 部省份相比,西藏總體(ti) 發展水平較低、基礎相對薄弱,曾經長期存在的貧困問題令雪域高原仍需警惕當下的返貧風險。

  “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昌都市委書(shu) 記普布頓珠說,昌都市作為(wei) 西藏三大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2019年如期實現脫貧。但同時,經濟發展起步晚、積累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wei) 突出,貧困民眾(zhong) 增收渠道窄、政策性收入占比較高等現狀,為(wei) 防止返貧增加了一定難度。

  林芝市也麵臨(lin) 相似難題。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旺堆坦言,該市仍存在民眾(zhong) 進一步增收的支撐能力不足、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易地搬遷民眾(zhong) 難以融入遷入地等問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難度還很大”。

  描繪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富春山居圖”,鞏固脫貧成果自然是關(guan) 鍵“起筆”。防止返貧是一項持久戰,在普布頓珠看來,增強返貧“抵抗力”的可靠保障在於(yu) 機製建設。

  比如,在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方麵,昌都市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yu) 國家扶貧標準1.5倍的農(nong) 牧民家庭納入監測範圍,建立了村居監測發現、鄉(xiang) 鎮審核上報、縣區預警幫扶的工作機製。

  另一方麵,“運筆”切忌急於(yu) 求成,“有效銜接”尚需時間。去年12月,中國出台了關(guan) 於(yu)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意見,明確提出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設立5年過渡期,與(yu) “十四五”規劃相銜接。

  旺堆表示,據此設想,扶貧幫扶工作保持最少五年時間“是必要的”。“西藏是民族地區,也曾是我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關(guan) 於(yu) 扶貧幫扶機製和易地搬遷後續幫扶工作具體(ti) 需要保持多久的問題,還要根據全區的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因地製宜確定。”

  特色旅遊業(ye)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造血”

  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yu)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效銜接,是“三農(nong) ”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普布頓珠認為(wei) ,要在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升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持續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方麵做文章,提升農(nong) 牧業(ye) 發展質效、破解農(nong) 牧區發展瓶頸製約、拓寬農(nong) 牧民增收渠道。

  旺堆則表示:“依托特色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大做強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高產(chan) 業(ye) 的‘造血’能力,是林芝的必由之路。”

  談及如何從(cong) “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出發,兩(liang) 位接受中新社專(zhuan) 訪的全國人大代表均提到了西藏的特色旅遊業(ye) 。

  例如,林芝市將著力打造以全域旅遊示範縣區、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村為(wei) 主體(ti) 的鄉(xiang) 村旅遊發展體(ti) 係,將生態文化旅遊業(ye) 培育成為(wei) 助力全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主導產(chan) 業(ye) ,讓林芝“進藏第一站”的名聲更響、更實。

  對於(yu) 昌都市這個(ge) 西藏高原升起第一麵五星紅旗的地方,紅色基因是其特有的寶貴財富。挖掘崗托西藏解放第一村、十八軍(jun) 軍(jun) 營遺址、怒江大橋烈士橋墩等革命遺址遺跡,昌都市打造了一批網紅打卡點。各族民眾(zhong) 、廣大遊客在參觀遊覽中接受曆史和優(you) 良傳(chuan) 統教育,更在交往交流中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一如普布頓珠所說,對於(yu) 西藏,“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既是經濟工作、民生工作,又是鞏固民族團結的工作”。正確處理好中央關(guan) 心、全國支援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關(guan) 係,把資源變資產(chan) 、資產(chan) 變資本,讓更多民眾(zhong) 吃上“旅遊飯”,才能實現既富“腦袋”又富“口袋”的目標。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