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榮譽稱號的日土縣甲崗村,距離阿裏地區日土縣城約70公裏,從(cong) 村莊往西80公裏可達邊貿點獨木契列,是典型的邊境村莊。幾年前,這個(ge) 村到處都是土坯房,道路泥濘,住房交通條件都不好。
如今的甲崗村,一大片紅簷白牆的兩(liang) 層居民房映入眼簾,家家戶戶屋頂都插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鮮豔。走進村裏,幼兒(er) 園、衛生室、村民廣場、村委會(hui) 活動場所等設施一應俱全。
“在國家的好政策下,村‘兩(liang) 委’帶領我們(men) 加油幹,現在不僅(jin) 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還實現了就近就便就業(ye) 增收,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正在苗圃地裏灌溉的村民紮西卓瑪說。
近年來,甲崗村“兩(liang) 委”班子積極帶領全村村民團結一心、努力奮鬥,堅持在小康路上不迷路、不掉隊,把脫貧攻堅融入黨(dang) 建發展、邊疆鞏固、維護穩定全過程,形成了以黨(dang) 建促脫貧、黨(dang) 建促發展、黨(dang) 建促增收的發展路子。依托資源稟賦,不斷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從(cong) 2016年的88萬(wan) 元增長到2020年的320萬(wan) 元;正確處理脫貧攻堅與(yu) 守邊固邊的關(guan) 係,大力開發就業(ye) 崗位,加大轉移就業(ye) 力度,依托項目建設組織開展勞務輸出400餘(yu) 人次,累計有260名貧困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實現了就業(ye) 增收,創收500餘(yu) 萬(wan) 元,人均年收入從(cong) 2016年的8600元增長到2020年的23000元,真正做到了脫貧攻堅與(yu) 就業(ye) 增收“雙促進、雙增效”,每名群眾(zhong) 都成為(wei)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 幸福家園建設者”的典範。
“2015年以來,甲崗村‘兩(liang) 委’成功探索出了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扶貧新路徑,統籌各方資金,實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等建設,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甲崗村第一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偉(wei) 色說。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針對宣傳(chuan) 教育不到位,“扶誌”“扶智”有欠缺的問題,日土縣委宣傳(chuan) 部聯合甲崗村駐村工作隊、村“兩(liang) 委”班子大力宣傳(chuan) 脫貧政策法規,並表彰一批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提高宣傳(chuan) 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消除了貧困群眾(zhong) “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潛能。同時通過舉(ju) 辦扶貧項目、扶貧技能、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提高貧困戶致富能力。
為(wei)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甲崗村落實國家投資,實施了邊境公路、農(nong) 村公路建設,修建裏程465.37公裏,1500餘(yu) 名群眾(zhong) 參與(yu) 公路建設,實現就業(ye) 增收2000餘(yu) 萬(wan) 元;實施了農(nong) 田灌溉工程及農(nong) 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建設3處農(nong) 田灌溉工程,7眼安全飲水機井,解決(jue) 443人飲水安全問題;建設了甲崗邊境小康示範村,修建住房149套;建設垃圾填埋場、給排水、農(nong) 網升級改造等工程,並投入使用。
在公共服務建設方麵,甲崗村建設村級衛生室,解決(jue) 746人就醫問題;建設苗圃基地,解決(jue) 100餘(yu) 名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問題;以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為(wei) 契機,建設村級活動場所400餘(yu) 平方米;實施美化綠化工程項目,極大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
為(wei) 拓寬當地群眾(zhong) 增收渠道,甲崗村充分利用資源稟賦,著力發展白絨山羊示範養(yang) 殖、農(nong) 業(ye) 綜合產(chan) 業(ye) 基地、砂石廠等產(chan) 業(ye) ,增強“造血”能力,使當地群眾(zhong) 在享受政策性補貼的同時,用勤勞的雙手增收致富。積極開展植樹造林、苗圃培育等,有效改善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環境,打造全新生態創業(ye) 平台。
村民嘎瑪桑珠以前靠種地和放牧為(wei) 生,後來到砂石廠當裝載機駕駛員後,每月能領到工資6000元,家裏的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他說:“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我們(men) 家才能過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站在村口,記者看到,一條條蜿蜒的水泥路縱橫交錯,一棟棟新房整齊劃一,村民們(men) 或在苗圃裏、或在砂石廠、或在養(yang) 殖基地辛勤勞作。甲崗村,這個(ge) 昔日貧困落後的藏西小村莊,如今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