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暖陽喚醒了大地,也喚醒了西藏拉薩有著千餘(yu) 年曆史的大昭寺和八廓街。
環繞大昭寺的八廓街,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chuan) 統麵貌和居住方式,已成為(wei) 西藏拉薩最繁華的商業(ye) 街。它和大昭寺一起,經曆了曆史變遷,共同見證了這座古城的堅守與(yu) 新生。
圖為(wei) 八廓街上的群眾(zhong) (2021年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鍵 攝
從(cong) 唐蕃會(hui) 盟碑開始,市民和遊客按照順時針方向,漫步在八廓街主幹道上。原來的土路早已被石板路取代,街道兩(liang) 側(ce) 都是傳(chuan) 統的藏式建築,各式各樣的店鋪吸引著人們(men) 不時駐足觀看。
放眼八廓街,“夏帽嘎布”絕對算得上所有店鋪中的“老者”。這家百年老店是家族企業(ye) ,由尼泊爾人創建,主要銷售由尼泊爾藝人純手工製作的銅鎏金佛像。
圖為(wei) 百年老店“夏帽嘎布”(2021年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鍵 攝
“夏帽嘎布”在藏語中是“白帽子”的意思。據說,店鋪的創始人巴久然特納·喬(qiao) 蒂常戴著白帽子出現在生意場上,於(yu) 是被人們(men) 稱為(wei) “夏帽嘎布”,久而久之這個(ge) 稱呼竟成了店名。
目前,家族成員熱塔納·庫瑪爾·吐拉達哈經營著這個(ge) 門店,他在拉薩生活已有30多年。
他說:“隨著人工費和材料費上漲,加上周邊銅像店增多,現在生意不如以往。但店鋪會(hui) 一直經營下去,不枉費顧客對我們(men) 的信任。”
46歲的普布次仁在八廓街租了一間門店,做唐卡和銅像生意,已經經營了20多年。他說,當年周邊有很多唐卡店,現如今大多已轉行做其他生意,而自己還在堅持。
普布次仁說,有20多個(ge) 唐卡畫師在背後鼎力支持,他們(men) 來自不同派別,創作出多樣的作品。生意好的時候,店裏每天營業(ye) 額可達上萬(wan) 元。
八廓街的商圈經濟,不僅(jin) 有“常青樹”,也不斷有“雨後春筍”出現。數據顯示,2020年西藏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約3505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6.4億(yi) 元。隨著西藏旅遊業(ye) 的不斷發展,新元素為(wei) 八廓街注入了活力。
28歲的深圳遊客郝嘉來到八廓街,打算拍一套藏裝照,貨比三家,她最後選中了第七意識藏服體(ti) 驗館。“我此前兩(liang) 次進藏都沒拍藏裝寫(xie) 真,這次就想拍一套留作紀念。”郝嘉說。
這家成立不到4年的店鋪,主營個(ge) 性化藏裝定製和藏裝攝影,可以線上和線下預約,如今靠著獨家設計的藏裝和高品質服務,已成為(wei) 八廓街藏裝攝影的佼佼者。
圖為(wei) 換上藏裝準備拍攝寫(xie) 真的遊客(2021年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鍵 攝
“旅遊的發展讓八廓街商機多元化,我們(men) 門店最初做服裝租賃和銷售,後來發現遊客需求才衍生出藏裝拍攝。我們(men) 對傳(chuan) 統藏裝進行改良,融入了現代元素。”體(ti) 驗館創始人高福瑞說。
藏裝攝影從(cong) 2018年開始火爆起來,整條街目前有十多家藏裝寫(xie) 真店。“雖然競爭(zheng) 比較大,但是我們(men) 生意近幾年沒怎麽(me) 變過,一直比較不錯。”高福瑞說。
傳(chuan) 統與(yu) 現代元素碰撞,創意的“火花”在這裏閃耀。
在“醍醐”門店,各式融合了眾(zhong) 多藝術風格的手工藝品琳琅滿目。運營主管李蕾介紹說,門店共有800多款手工藝品,全部是自主設計開發的,多款藏式產(chan) 品還融合了西方藝術風格,頗受遊客歡迎。
雖然“紮根”不久,但“醍醐”的手工藝品很快打開了銷路,僅(jin) 在八廓街就開了3家門店。
八廓街見證著這裏商家的執著與(yu) 堅守,也見證著湧動的生機和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