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集合,準備執行巡邏任務(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三月,草木萌生,春滿拉薩。布達拉宮的金頂在春日的暖陽下,熠熠生輝。紅山腳下,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布達拉宮消防站站長強巴曲培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進行例行體(ti) 能測試(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作為(wei) 西藏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布達拉宮是藏式傳(chuan) 統建築中的翹楚、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瑰寶,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其中珍藏著大量佛像、壁畫等珍貴的曆史文物和奇珍異寶,具有極高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
然而,作為(wei) 土木石碉樓結構的高層宮殿,布宮的耐火等級較低。殿內(nei) 2000餘(yu) 間房屋內(nei) 存放有大量的經書(shu) 、唐卡、錦緞,火災荷載大,防火難度高。
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二級指揮員喬(qiao) 宣茜展示消防救援大隊推出的消防宣傳(chuan) 唐卡(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1984年,布達拉宮消防班成立並進駐。此後的37年間,布宮未發生過一起火災。
能守護這座千年宮殿,對於(yu) 強巴曲培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yi) 。他說,自己從(cong) 小就在布宮腳下長大。強巴曲培每天用腳步丈量布達拉宮。宮殿內(nei) 部通道錯綜複雜、樓梯狹窄、房屋眾(zhong) 多,建築整體(ti) 落差115米,指戰員們(men) 每天要進行10多個(ge) 小時的防火巡查,每人每天平均要走2.5萬(wan) 多步;他們(men) 每天下午閉宮後都要與(yu) 管理處工作人員一起查庫,主要檢查斷電、熄燈等情況,不留一處隱患。
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開展例行體(ti) 能測試(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如今,消防班已成長為(wei) 有37人編製的消防大隊。近年來,大隊采取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等措施,不斷優(you) 化工作機製,引進高科技防滅火裝備,確保布宮防火安全。
“消防隊伍中有句話:我們(men) 沒有戰功,就是最大的戰功。肩上的責任讓我們(men) 一刻也不敢鬆懈。”大隊副教導員李永原說,“文物古建防火屬於(yu) 世界難題,如何兼顧文物保護和防火救援,需要在傳(chuan) 統習(xi) 俗和現代防火要求中取舍。”
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宮殿微型消防站維護消防設備(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信教群眾(zhong) 手持點燃的酥油燈進殿朝拜是傳(chuan) 統習(xi) 俗,但又存在巨大火災隱患。在消防部門的建議和多方努力下,布宮主體(ti) 建築內(nei) 的千餘(yu) 盞油燈,已下遷至雪城內(nei) 的千盞燈房中,並將點燈的習(xi) 俗,改為(wei) 向燈池添加酥油。
目前,殿內(nei) 酥油燈數量、燈芯的數量和間距都做到了精細化管理,並將以往的木製酥油燈罩改為(wei) 了隔溫散熱效果好的特質燈罩。這些做法得到了布宮燈香師和信眾(zhong) 們(men) 的理解和支持,這一成功經驗也在西藏各主要文物保護單位推廣。
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巡邏期間檢查消防設施(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此外,智慧用電、智能消防等一批防火新科技也進駐布達拉宮。短路檢測和自動測溫係統能夠實時監控各處線路情況,一旦電流超過規定限額就會(hui) 發出警報,遠程自動斷電。消防員們(men) 能從(cong) 手機短信中獲取實時預警信息,隻要收到預警,執勤人員就會(hui) 迅速到現場排查。
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準備進入宮殿檢查消防設施(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李永原介紹,過去,滅火主要靠水或土堿。現在,滅火器已經從(cong) 水基、幹粉滅火器發展到六氟丙烷氣體(ti) 滅火器,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最大限度保護文物安全。考慮到布宮獨特的垂直建築結構,高差較大,大隊還預鋪設了水帶,可節省至少5分鍾的救援時間。山上還設置了36個(ge) 水帶前置箱,其中配備了輕便的小口徑水帶,供增援時使用。
“隊員們(men) 除了維護消防安全,還承擔著維持秩序、幫扶群眾(zhong) 、應急救助等任務。”李永原說,經常會(hui) 有遊客在遊覽時因高原反應出現不適、昏厥等情況,我們(men) 在山上常備氧氣和藥品,及時提供幫助。
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在巡邏期間檢查消防設施(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入隊近10年,布宮的地圖早已印在了強巴曲培腦中,宮殿、通道、器材的位置都爛熟於(yu) 心。
“我在這裏長大,又回到這裏工作。守護它,就像守護家一樣,已經成了一種習(xi) 慣。”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