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藏族“姐妹花”駐村期間義診1200餘人次

發布時間: 2021-04-11 12:50:00 來源: 西藏日報

  清晨,當第一個(ge) 前來看病的群眾(zhong) 敲響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仁布縣切娃鄉(xiang) 紮西林村村委會(hui) 大門時,駐村工作隊副隊長次仁德吉、隊員德央和村衛生室醫生,已經做好了義(yi) 診準備工作。

  次仁德吉和德央是仁布縣基層醫護人員,2020年被仁布縣衛健委派駐到切娃鄉(xiang) 紮西林村開展駐村工作。駐村期間,她們(men) 累計免費診治患者1200餘(yu) 人次,發放價(jia) 值2萬(wan) 餘(yu) 元的藥品,傳(chuan) 授村醫常見病診治方法,讓當地兩(liang) 名村醫的業(ye) 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村衛生室的服務質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2020年3月,在一次走訪中,次仁德吉了解到村裏82歲的卓嘎老人不慎摔傷(shang) ,導致行動不便。她發揮自己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定期為(wei) 老人做針灸、抽關(guan) 節積液、做心理疏導,經過2個(ge) 多月的治療,卓嘎老人腿上的水腫消了不少,逐漸行走自如,燦爛的笑容又回到了老人的臉上。

  紮西林村是仁布縣衛健委的駐村點,曆屆駐村工作隊都是仁布縣各醫療單位的工作人員。次仁德吉與(yu) 駐村工作隊員們(men) 商議後決(jue) 定,每月不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免費體(ti) 檢和義(yi) 診活動,宣傳(chuan) 農(nong) 牧區常見病預防知識。在次仁德吉的治療下,村裏部分慢性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製並逐步好轉。

  駐村工作隊開展義(yi) 診的消息在鄉(xiang) 裏傳(chuan) 開了,次仁德吉成為(wei) 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名醫”,慕名前來看病的病人最多一天可達二三十人。

  2020年8月,次仁德吉和德央商量,打算將以往的每月不定期走訪義(yi) 診改為(wei) 每天集中義(yi) 診,工作隊出資購買(mai) 了常用的醫療設備和群眾(zhong) 需求量較大的藥品,在村衛生室開展常態化義(yi) 診服務,鄉(xiang) 親(qin) 們(men) 口耳相傳(chuan) ,前來就醫的病人也越來越多,有的甚至淩晨三點就前來排隊。為(wei) 了村民不至於(yu) 白跑路,次仁德吉和德央堅持來者不拒,每天耐心細致地為(wei) 患者醫治,有時忙起來都顧不上吃飯。為(wei) 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們(men) 還把A4紙裁剪成8張小紙片,正麵寫(xie) 上病人看病序號,反麵寫(xie) 病人個(ge) 人信息和病症情況,作為(wei) 簡單的掛號就診和信息統計。

  “作為(wei) 一名駐村工作隊員,要心中時刻裝著群眾(zhong) ,想群眾(zhong) 之所想、急群眾(zhong) 之所急,永遠把群眾(zhong) 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次仁德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20年12月,次仁德吉的父親(qin) 生病住院,次仁德吉本來已經向組織上請了假趕回拉薩照顧父親(qin) 。但第二天,當她聽說紮西林村一早就有患者排隊就診,很多還是從(cong) 外地驅車趕過來的,於(yu) 是,她簡單安頓好家中事務後就匆忙返回村裏。

  “弘揚醫德醫風,視病人如親(qin) 人”是紮西林村村民對次仁德吉和德央的評價(jia) 。2021年1月,一名臉色枯黃的男子走進村衛生室,經診斷後確診為(wei) 帶狀皰疹。當時,本就是過敏體(ti) 質的德央不顧安危,立即用藏醫塗藥法為(wei) 患者進行治療,在為(wei) 患者塗藥過程中手套不慎破損,導致德央被感染,當晚就發高燒並全身出疹子。由於(yu) 當天為(wei) 患者治療時用完了治這種病的藥品,德央隻能強忍著癢痛,直到第二天一早才坐車到縣裏醫院治療。

  紮西林村村民次仁久旦說:“我們(men) 很多村民的病都是次仁德吉和德央免費治好的,有這樣的駐村工作隊,我們(men) 大家都覺得很安心。”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