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近日揭曉,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獲評。這是西藏自治區繼1991年拉薩曲貢文化遺址、2014年阿裏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入選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後,第三次有考古項目入圍,也是第一次由西藏本土考古機構獨立承擔完成並入選的項目。
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於(yu) 2017年12月被首次發現。它位於(yu) 西藏阿裏地區劄達縣,桑達隆果即藏語“桑達溝口”。該墓地墓葬分布密集,多樣的墓葬形製和大量的出土器物,呈現出西藏西部早期的考古學文化特征。項目負責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何偉(wei) 表示,桑達隆果墓葬的發現和發掘,對探索西藏史前文化和西藏西部早期考古學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拚版照片:上圖為(wei) 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西區航拍,下圖為(wei) 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東(dong) 區航拍。(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跨越千年的曆史見證
經碳十四測年得知,桑達隆果墓地的使用年代為(wei) 公元前366年到公元668年,跨度長達千年。
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得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人類在生存、發展上都麵臨(lin) 著極限的自然挑戰。因此研究人類什麽(me) 時候以及怎樣、如何長期在青藏高原上生存和發展,是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學界都非常重視的研究課題。
“在對桑達隆果墓地發掘的整個(ge) 過程中,最出乎大家意料的就是,在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廣人稀的地方,發現了一處延續千年的複雜墓葬,出土了豐(feng) 富隨葬品,證明了當時、當地的社會(hui) 複雜化程度和與(yu) 周邊人群的文化交流程度。”何偉(wei) 介紹。
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金掛飾。(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這一千多年裏,桑達隆果墓地表現出了不同時段的考古學文化特征,大致可分為(wei) 三期:第一期為(wei) 公元前200年之前,出現明顯的貧富分化,是複雜社會(hui) 的初興(xing) 時期;第二期為(wei)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這一時期在富有階層裏出現了一小部分身份地位特殊的人群,掌握著除財富以外更多的權利,表明這一時期可能是政治實體(ti) 形成初期;第三期為(wei) 公元600年以後,考古學文化特征基本繼承上一期,但在遺跡、遺物數量、種類上明顯減少。
何偉(wei) 說:“在桑達隆果墓地和其他地點,都沒有發現公元668年以後的類似遺跡。該遺跡所承載文化的轉移或改變,將是未來考古研究的方向。”
文明的構建與(yu) 交融
據了解,桑達隆果墓葬與(yu) 此前在象泉河周邊發現的同時期遺址、墓葬保持著主體(ti) 一致、核心相同的考古學文化特征,它們(men) 共同組成了象泉河文明,並且在吸收了翻越喀喇昆侖(lun) 山脈、岡(gang) 底斯山脈、橫斷山脈而來的文化元素後,再向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輻射延展。
何偉(wei) 團隊指出,目前世界範圍內(nei) 已公布的,並且能夠展示“古象雄”王國文明的文物共有14件,其中有10件發現於(yu) 西藏阿裏地區,且7件出自桑達隆果墓地。由此看出,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之間,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已經形成了文化麵貌、內(nei) 涵上相對一致的考古學意義(yi) 上的“文化共同體(ti) ”。這個(ge) 共同體(ti) ,應當與(yu) 史籍記載的“古象雄”政權及其文化相對應,並且可能以象泉河流域為(wei) 中心,向喜馬拉雅南北兩(liang) 麓的周邊區域輻射和延展。
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青藏高原木俑。(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大量遺物中,青藏高原木俑具有代表性。這些木俑在青藏高原被首次發現,其形製特征與(yu) 新疆吐魯番一帶墓葬出土的木俑相同。這一墓地的考古發現,為(wei) 探索西藏西部早期社會(hui) 結構、生活模式以及西藏與(yu) 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新疆、中原等地交往提供了新的曆史材料。
何偉(wei) 說:“從(cong) 公元前300餘(yu) 年開始,人們(men) 在此地大規模聚集,期間經曆了政治實體(ti) 萌芽和生產(chan) 生活發展,來自其周圍包括尼泊爾北部、印度北部、中國新疆、www.easyfundingllc.com拉薩和山南腹地,以及中原的文化,在這裏交融匯合。公元600年以後,桑達隆果墓地不再被使用,結束了人們(men) 在此地的活動。”
四年“飲冰” 成果斐然
首次發現桑達隆果墓地後,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劄達縣文物局進行了長達四年的發掘與(yu) 研究活動。2020年底,該項目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並於(yu) 今年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通過西藏考古團隊的發掘和研究,這50多座墓葬展示了西藏在這個(ge) 時期與(yu) 喜馬拉雅山南麓、新疆、中原等區域相互交流的事實。”終評會(hui) 評委、鄭州大學副校長韓國河說,“這為(wei) 西藏是我們(men) 民族大家庭一員給予了證明。”
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銀質鎏金麵飾。(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巾幗不讓須眉,作為(wei) 一支女子考古團隊的領隊,何偉(wei) 四年如一日堅守在考古工作一線,最終帶領團隊從(cong) 全國1300多個(ge) 考古項目中突出重圍,讓古老輝煌的文化展現在世人眼前。
何偉(wei) 說,桑達隆果墓地的發掘和考古研究工作遠未結束,還有很多考古方麵的實際問題仍未得到解決(jue) 。何偉(wei) 說,團隊還需要繼續做桑達隆果墓地的文物保護工作,包括對陶器、金屬製品的修複等。
西藏桑達隆果墓地考古活動還在繼續。未來的故事,更加令人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