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眾(zhong) 分享報告會(hui) 17日在拉薩舉(ju) 行。會(hui) 上發言顯示,西藏當雄墓地2020年考古發掘工作中出土的圍棋子等遺物顯示了早期與(yu) 中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文博館員紮西次仁在會(hui) 上介紹了當雄墓地2020年考古發掘的情況。
當雄墓地位於(yu) 拉薩市當雄縣當曲卡鎮境內(nei) 。2020年6月至10月,配合基本建設開展了搶救性考古發掘,重點清理了5座較大型(或中型)封土墓。
當雄墓地發掘出土了金銀器、狗頭金、青金石、瑪瑙、珊瑚、綠鬆石、玉石、珍珠等飾件,陶器(陶片),銅器、鐵器殘件、漆器殘片,圍棋子、貝類製品、骨製品等共約300件(套)。
紮西次仁介紹,5座墓葬均在封土部分發現了盜洞,表明被早期盜擾嚴(yan) 重。出土遺物普遍較少,僅(jin) 結構保存較為(wei) 完整。從(cong) 封土墓葬的形製、出土的遺物都顯示出吐蕃時期文化特征,結合測年數據,推斷當雄墓地年代在公元7至9世紀,在吐蕃時期紀年範圍內(nei) 。
他表示,當雄墓地出土的圍棋子、漆器殘片、紡織物、細小珠飾等均顯示出與(yu) 中原文化以及與(yu) 周邊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存在聯係,展示了早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他稱,當雄墓地對進一步研究西藏腹心地區吐蕃時期封土墓考古學文化麵貌、喪(sang) 葬製度等具有重要意義(yi) ,同時對於(yu) 研究漢唐與(yu) 吐蕃關(guan) 係史,探討物質文化交流史提供了學術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