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cong) 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西藏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林業(ye) 重點工程,共到位林草生態保護與(yu) 建設資金202.3億(yi) 元,森林覆蓋率由12.14%提高至12.3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42.3%提高到47%。是西藏林草史上投資最多、發展最快、保護最有力、管理最規範、效果最明顯的時期。
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
作為(wei) 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西藏擁有大麵積原始林區,森林群落結構完整,森林資源大部分處於(yu) 自然、原始、頂級群落狀況,生態係統穩定。
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林草局獲悉,為(wei) 築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十三五”期間,西藏通過實施營造林工程先造後補,開展飛播造林試驗,試驗推廣“江水上山”水能提灌技術;大力實施防沙治沙、退耕退牧還林還草、重要濕地保護與(yu) 恢複、自然保護區建設等重點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實現了林草事業(ye) 快速發展,共到位林草生態保護與(yu) 建設資金202.3億(yi) 元,完成營造林596.48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提高至12.31%,累計在深度貧困縣實施營造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防沙治沙、濕地保育等林草項目1764萬(wan) 畝(mu) 。
據介紹,海拔4300米通常為(wei) 高海拔處樹木(針葉林)生長的上限。“十三五”期間,西藏大力開展“消除無林鄉(xiang) 鎮、無林村組、無綠院落、無林農(nong) 戶、種樹空白”的“五消除”行動,目前已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1079個(ge) “無樹村”和10.47萬(wan) 戶“無樹戶”。
積極挖掘林業(ye) “生態紅利”
在造林綠化的同時,西藏積極挖掘林業(ye) “生態紅利”。“十三五”期間,林草生態扶貧成效顯著,共整合森林資金約43億(yi) 元,用於(yu) 支持全區脫貧攻堅工作,累計安排林草生態補償(chang) 崗位122.34萬(wan) 人次,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約40億(yi) 元。
同時,鼓勵貧困農(nong) 牧民組建的營造林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參與(yu) 林草工程項目建設,累計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約20億(yi) 元;麵向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培訓造林育苗等實用技術2500餘(yu) 人次。
建成拉薩古榮鄉(xiang) 、山南森布日村一期2個(ge) 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安置點,安置那曲群眾(zhong) 1219戶5160人,安置點水電路訊網、教科文衛保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齊全,實現了搬遷群眾(zhong) 穩定入住、穩定就業(ye) ,有效融入當地生產(chan) 生活。
不斷健全林草製度體(ti) 係
西藏自治區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會(hui) 通過大力實施林草生態保護與(yu) 建設工程,持續推進林草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政策落實,不斷完善林草基礎建設和科技支撐工作,實現國土綠化進程明顯加快,林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能力和水平穩步提升,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林草生態保護和建設在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築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等重要工作和高質量發展中的成效更加明顯,作用更加重要,地位更加突出。
同時,要貫徹落實《西藏自治區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意見》。協調西藏自治區發改委按照《全國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點工程總體(ti) 規劃(2021-2035年)》做好項目申報工作,確保按時完成2021-2022年度林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項目審批進度,確保項目早立項、早批複、早落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