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瑤在與(yu) 雙湖縣城內(nei) 的施工者交流。徐馭堯 攝
走進西藏自治區雙湖縣公安局,女刑警潘瑤的辦公室裏,一個(ge) 氧氣鋼瓶十分醒目——“前幾天突然不舒服,去醫院看了看,醫生囑咐我吸點氧。”這名“95後”雲(yun) 南姑娘笑著說。
從(cong) 四季如春的昆明來到平均海拔5000米的西藏北部小城雙湖縣,是24歲的潘瑤自己的選擇。
雙湖縣所在的羌塘草原綠了又黃,經過了大雪覆蓋,如今又開始萌發了新綠——潘瑤已經有一年沒有回家鄉(xiang) 了。“警校畢業(ye) 時曾經猶豫,但不曾後悔。”潘瑤一臉堅定。
“遇到喜歡的事情,就應該堅持”
潘瑤在雲(yun) 南警官學院讀了四年後,周圍人一直勸說:“找個(ge) 坐辦公室的工作,輕鬆安穩些。” “進了警校,也不一定幹警察嘛!”
臨(lin) 畢業(ye) ,潘瑤有些猶豫,給遠方的母親(qin) 打了個(ge) 電話。母親(qin) 說,“遇到喜歡的事情,就應該堅持。”校園裏,潘瑤踏著一級級台階,想起自己訓練時流下的汗水和拿到榮譽時內(nei) 心的自豪,她心裏漸漸有了答案:“這些年的付出不能白費,我想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人民警察。”舉(ju) 頭而望,夜色已深,對著星空,潘瑤在心裏默默敬了一個(ge) 禮。
畢業(ye) 後,潘瑤來到了雙湖縣公安局工作。在這裏,她看到了從(cong) 未見過的景色,也克服了從(cong) 未經曆過的艱苦。高原的壯闊景色讓她留戀:在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上開車,公路兩(liang) 旁是成群的犛牛、藏羚羊以及正在奔跑的叫不上名字的野生動物。
剛到雙湖時,她身體(ti) 並不適應。“呼吸不暢、頭痛等症狀常常發生,身體(ti) 確實有些不適。”潘瑤回憶。
潘瑤的同事們(men) 耐心幫助她適應從(cong) 學生到警察的轉變:同事達娃、巴多、旺慶偵(zhen) 辦案件細心、嚴(yan) 謹,常常給她傳(chuan) 授經驗;隊長達桑高標準嚴(yan) 要求,卻在潘瑤有失誤的時候心平氣和地悉心指導……
“遇到困難時,我都想再試一試。來到這裏,就是要在險遠之處,描繪不一樣的人生色彩。”潘瑤這樣想,默默下定決(jue) 心,要紮根雙湖,和同事們(men) 一起守護這片土地的平安。
“群眾(zhong) 的信任,我們(men) 不能辜負”
潘瑤主動請纓來到刑警大隊,“我的大多數同學還在公安局裏做內(nei) 勤、學文件的時候,我已經開始跑現場、做筆錄了。”說到這兒(er) ,潘瑤一臉的驕傲。
“辦刑事案件,你一個(ge) 小姑娘不害怕嗎?”有同學問。“學了四年刑偵(zhen) ,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潘瑤沒有退縮,“既然選擇到了艱苦的地方,就要不怕艱苦,不然怎麽(me) 對得起師傅的指導和群眾(zhong) 的信任。”
雙湖縣的條件算不上好,但潘瑤想,“每一次磨煉,都能讓自己成長更快”。在辦理案件中,潘瑤珍惜每一次機會(hui) ,向同事學習(xi) ,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最開始到案發現場,往往不知道從(cong) 何處入手;有時候辦一些重要案件,因為(wei) 壓力大,自己偷偷抹眼淚。但師傅用行動教導我,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作為(wei) 刑警的冷靜、專(zhuan) 業(ye) 和細致。”潘瑤說。
如今,麵對案件,潘瑤已日漸成熟冷靜。辦案之餘(yu) ,她有時候還會(hui) 跟同事們(men) 下鄉(xiang) 幫村民辦事。每一次下鄉(xiang) ,村裏的孩子們(men) 一看到潘瑤,便親(qin) 昵地拽著她的袖子;離開時,孩子們(men) 送出家門、送出村口,潘瑤從(cong) 後視鏡裏還能看見孩子們(men) 不停地揮手。
“群眾(zhong) 的信任,我們(men) 不能辜負。每當老鄉(xiang) 找我幫忙,我都盡力為(wei) 他們(men) 解決(jue) 問題。”潘瑤說,“以前是媽媽給我前進的力量,我希望現在的自己也能給別人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